p>
而此时,楚国的情报人员也探听到了敌军即将动总攻的消息。
楚尘得知后,立刻将楚风召回都城,共商应对之策。
“桓儿,敌军三日后将动总攻,我们必须拿出一个万全之策。
你在边境对敌军情况最为了解,有何想法?”
楚尘看着楚风,目光中充满期待。
楚风沉思片刻后说道:“父王,敌军此次兵分三路,来势汹汹。
我们不能被动防守,应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部署。
我建议在敌军进攻前,先派出一支精锐部队,突袭敌军的东路军营地,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同时,在西路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下重重埋伏。
至于中路军,我们要集中优势兵力,坚守正面防线,利用防御工事和武器优势,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
楚尘听后,觉得此计甚妙:“桓儿,此计可行。
但突袭敌军营地风险较大,你一定要挑选最精锐的士兵,确保行动成功。
同时,通知盟国,让他们配合我们的行动,从侧面牵制敌军。”
楚风领命道:“父王放心,儿臣定会挑选精兵强将,完成任务。
我这就返回边境,准备作战。”
楚风回到边境后,立刻挑选了一支由三千名精锐士兵组成的突击队。
这些士兵都是从各营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武艺高强,战斗经验丰富。
“弟兄们,此次任务艰巨,但意义重大。
我们要在敌军动总攻前,突袭他们的东路军营地,打乱敌军的部署。
这是一场硬仗,但我相信,凭借大家的勇气和实力,一定能够成功。
楚国的未来,就看我们这一战了!”
楚风对突击队士兵们进行战前动员。
“愿为楚国效命!”
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昂。
与此同时,楚国在西路军的必经之路上,布置了大量的伏兵。
山谷两侧的树林中,隐藏着无数的弓弩手和投石车。
道路上也设置了各种陷阱,只等敌军进入埋伏圈。
正面防线的士兵们也在加紧加固防御工事,准备迎接敌军的主力进攻。
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生死之战,楚国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在盟国,楚国使者将作战计划告知盟国国君。
盟国国君表示全力支持,并立刻下令盟国军队做好配合楚国行动的准备。
“楚国与我国乃唇齿相依的盟友,此次共同抗敌,我们责无旁贷。
我军会在敌军侧翼动攻击,牵制敌军兵力,为楚国减轻压力。”
盟国国君说道。
在楚国紧锣密鼓地准备迎敌之时,楚雷在后方也丝毫不敢懈怠。
他深知后勤保障对于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如同人的血脉一般,一旦供应不畅,前线的将士们将陷入困境。
楚雷亲自巡视各个物资储备点,检查粮草、兵器、箭矢等物资的储备情况。
“这些箭矢的质量一定要保证,战场上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还有粮草,要确保没有受潮霉,这可关系到将士们的温饱。”
楚雷一边检查,一边对负责物资管理的官员们叮嘱道。
“大人,您放心,我们都仔细检查过了,物资储备充足,质量也都符合标准。”
官员们纷纷回应道。
楚雷点了点头,但仍不放心地说道:“即便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
战争期间,一切都有可能生。
要安排专人负责物资的日常维护和检查,一旦现问题,立刻上报解决。”
除了物资储备,楚雷还精心组织了物资运输队伍。
他挑选了经验丰富的车夫和身强力壮的民夫,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军事训练,教授他们一些在运输途中应对敌军袭击的方法。
“大家听好了,前线的将士们在浴血奋战,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他们的物资供应。
如果遇到敌军来袭,不要慌乱,按照我们训练的方法,保护好物资。”
楚雷对运输队伍说道。
运输队伍的成员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完成任务。
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楚国的命运不仅系于前线的厮杀,也与他们的工作息息相关。
在楚国的民间,百姓们也积极支持着这场战争。
得知敌军即将动总攻,各地的百姓自组织起来,为军队制作干粮、修补兵器,甚至一些年轻人主动要求参军,为保卫楚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虽然不能像将士们那样在前线杀敌,但我们可以在后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楚国度过难关。”
一位白苍苍的老者说道。
他带领着一群村民,正在赶制干粮,准备送往边境。
这种全民皆兵的氛围,让楚国上下充满了斗志和凝聚力。
楚尘看到百姓们如此支持,心中十分感动。
他深知,百姓是楚国的根基,有了他们的支持,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