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等障碍。
“一定要把防御工事修筑得坚固无比,让敌军难以逾越。”
士兵们在紧张地工作着,将领们在一旁督促。
在后方,精锐部队正在集结,进行最后的战前动员。
“弟兄们,楚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我们的亲人。”
将领们激励着士兵们的士气。
而二皇子楚渊则再次奔赴盟国,与盟国国君共同商讨应对策略,确保联合防御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陛下,肇事国的闪电战即将来临,我们必须紧密配合,不能有丝毫差错。”
楚渊对盟国国君说道。
盟国国君表示:“二皇子放心,我国军队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定会与楚国并肩作战,共同击退肇事国的进攻。”
楚国在风暴前夕,积极做好了军事和外交的双重准备。
在紧张的备战过程中,大皇子楚桓对防御策略进行了反复推敲和完善。
他深知,这场战争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敌军动闪电战的初期稳住阵脚,给后续的反击创造条件。
楚桓亲自巡视边境防线,根据地形和敌军可能的进攻方向,对防御部署进行了微调。
在一些重要的山口和要道,他增加了防御兵力,设置了多层防御工事。
“这里是敌军进攻的必经之路,必须加强防御。
在第一道防线布置拒马和陷阱,消耗敌军的先头部队;第二道防线安排强弩手,对靠近的敌军进行射击;第三道防线由精锐步兵组成,随时准备与敌军展开近身搏斗。”
楚桓对驻守此地的将领详细指示道。
同时,楚桓还组织了一支机动性极强的游击部队。
这支部队由轻骑兵和擅长山地作战的步兵组成,他们熟悉边境地形,将在敌军进攻时,穿插到敌军后方,破坏敌军的补给线和通讯设施。
“你们的任务至关重要,要像鬼魅一样在敌军后方活动,让他们尾不能相顾。
但要注意隐蔽和自身安全,不可与敌军正面硬拼。”
楚桓对游击部队的将领说道。
为了提高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楚桓还加强了各部队之间的通讯联络。
他采用了多种通讯方式相结合,如烽火、信鸽、快马等,并制定了详细的通讯规则和信号指令。
“在战场上,信息的传递至关重要。
一旦现敌军动向,要迅准确地将消息传递出去,确保各部队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楚桓对通讯兵们强调道。
而二皇子楚渊在盟国积极推动联合防御计划的实施。
他与盟国将领们深入讨论作战细节,根据各国军队的特点,合理分配任务。
“贵国军队擅长骑兵突击,在战斗中可以负责迂回包抄敌军侧翼,打乱他们的阵型。
我国军队则在正面防线进行坚守,与贵国军队相互配合。”
楚渊与盟国将领协商道。
为了增强盟国之间的凝聚力和信任,楚渊还组织了联合军事演习。
通过演习,各国军队进一步熟悉了彼此的战术和指挥体系,提高了协同作战的能力。
“这次演习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相信在真正的战斗中,我们能够配合得更加默契,共同击败肇事国的联军。”
盟国将领对演习效果表示满意。
在外交方面,楚渊加大了对国际社会的宣传力度。
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和文化团体,向全世界揭露肇事国的战争阴谋和侵略本质。
“肇事国为了一己私利,妄图动闪电战,破坏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楚国和盟国坚决反对这种行为,希望各国能够主持公道,共同谴责肇事国。”
楚渊向各国传达着楚国的立场。
许多国家在了解真相后,纷纷对楚国表示声援和支持。
一些中立国家表示愿意为楚国和盟国提供物资援助,还有些国家在国际上公开谴责肇事国的行为。
“肇事国的行为违反了国际准则,我们支持楚国和盟国维护正义的行动。”
“希望肇事国能够停止战争,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
国际舆论对肇事国形成了强大的压力。
然而,肇事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执意动了闪电战。
在一个黎明前的黑暗时刻,联军如潮水般向楚国边境涌来。
“进攻!
一举拿下楚国!”
肇事国联军将领挥舞着长剑,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楚国边境的守军早已严阵以待。
当敌军进入射程后,“放箭!”
守将一声令下,顿时箭如雨下,射向敌军。
同时,陷阱和拒马也给敌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冲过去,不要停下!”
敌军将领大声呼喊着,督促士兵们继续前进。
楚国的强弩手们不断射击,给敌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但联军人数众多,他们不顾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