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张举子啊!”
“啊呀,是张郎!来看老师的嘛?”
“张……”
耕读轩院门口的喧闹声越发大了起来,本来打算离开的柳闻莺一家听见这动静也没敢朝着门口过去。
于是不一会就见穿着一位穿着靛青长衫,手中拎着东西青年男子面红耳赤的闯了进来。
身后的喧闹似乎也因为这道破旧的木门被阻隔在了外面。
对此,柳闻莺对这位陈先生在这附近的名望又多了几分认识。
虽然清贫,但是受人尊敬。
否则以这位刚才在门口造成的轰动,早该有人跟进来继续寒暄的。
<相亲相爱一家人(3)>
【老爸(柳致远):这就是我说的那位乡试第四名,张野。
女儿(柳闻莺):哇哦~
妈妈(吴幼兰):今天也算是见到真举子了。】
“老师!”
张野进来对着陈先生恭敬行礼,紧接着脸上便又冲着坐在正屋里的陈先生露出亲昵的微笑,见到张野来此,陈先生已经走出了正屋。
陈先生将他扶起,口中虽然还有责备的话语,说着他才刚刚中举没几日,不该天天来他这里,可是眼底望着自己的徒弟眼底却是满满的喜爱与欣赏。
老柳家站在一旁瞧着,这知道人家师徒俩还有话要说,便不再叨扰。
背对着张野,柳致远一家对着陈先生恭敬的行了一礼,这才告别。
张野虽然没有回头,但是他也注意到了老师的目光,不过他也不甚在意,最近老师这里的生人确实多了不少。
等到师徒二人进来屋,说起这些日子里的一些事情之后,最后的最后师徒二人便又捡了一些日常轻松的话题说了起来。
“对了,族老得知我中举之后,族中凑了些银两给我,我……”
张野说着又要从袖笼中取出些银钱却被陈先生一把按住,叮嘱道:“这些钱你好生留着,不日你有就要启程去京城参加春闱,那里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我这里一切都好。
我还是那句话,你若是真的想报答为师,春闱榜上有名才是真正的报答。”
早在中举当日张野就带着不知道从哪里凑来的银两前来送给他,当时他就给拒绝了。
结果这孩子就跟较劲似的,这几日一来就搞这一出,这一次还说了银钱的来由,可是依旧被拒绝。
张野见状还不死心道:“老师,这些年您过的实在是太苦了,这日后,您的束修可以稍微增长一些。”
张野环顾四周,眼底对陈先生的境遇也是有几番心疼
“居堂。”
忽然听见老师喊自己的字,张野立刻认真了起来,“学生在。”
“此事为师和你说过多次了,寒门子弟求学不易,你应当是知道的。”
“学生明白,可是老师,如今前来求学的学子中也有富裕的,您可以……”
“可以什么?收取束修都分个三六九等,你是指望他们同窗之间相处能够平等相待么?”
“这……”
张野眼底发颤,又听见陈先生语重心长说道:“莫要为一时的银钱困顿而踟蹰不前,也莫要因银钱忘了本心。”
···
“今日中午炖羊肉。”
回去的路上,因着解决了目前的一件大事,路过集市,吴幼兰当即挑了块新鲜的羊肉和新鲜蔬菜,以表庆祝。
“好呀!”
柳闻莺举双手赞成,正是贴秋膘的时候,此时不吃更待何时。
“我还想吃炸藕圆子。”
柳闻莺趁机又点了一道菜。
对此,吴幼兰也是应了。
“好,回头路过布庄你们提醒我再扯两块粗布回去。日后这可是天天要步行去私塾,那么远的路,费鞋的很。到布庄扯布的时候你们爷俩机灵点,那些地上的碎布头记得也要了,回头糊鞋底也是好的。”
“好~”
父女二人对于吴幼兰说的一切双手赞成。
一上午的功夫就这么在走路逛街中转瞬即逝,等到了自家巷子口时,巷口外那湖边歪脖子大柳树下坐着一堆婆子娘子,一见到老柳家一家人立刻招呼道:
“呀,柳家的你们怎么才回来啊?这一上午的去哪里了?你们家来亲戚了!”
“啊?”
一家子都没回老家认亲的这怎么就有亲戚上门啊?
一家三口彼此对视一眼,面上不敢露出什么奇怪的神色,但是内里群聊已经炸了。
【老爸(柳致远):哪来的亲戚啊?哪来的啊?早知道今日咱就不买这些东西了!
妈妈(吴幼兰):淡定,先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女儿(柳闻莺):对呀,万一是咱们认识的呢?
老爸(柳致远):这地方还有咱们认识的?】
说起这个,柳闻莺倒是想起来了,夏天的时候她按照苏媛交给她的方法,在城中寻到了一家铺子,那是苏媛名下的。
她将自己写给苏媛的信件交给了对方,这都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