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忠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每天都要帮著老师收发作业,来回奔走於教室和老师办公的地方。
这天,他冒著凛冽的寒风,抱著一摞作业本,敲门走进了散发阵阵炉温的办公室。
和老师报告了一声,把作业本放在了桌子上,转身要走的时候,他被班主任矫小芳叫住了,“姚永忠,你等一下。”
“矫老师,您有什么事”
“有这样一个事儿提前和你说一下,好有个准备,最近,县教育局要组织一次数学竞赛,几个老师商量后,决定让你和章小明、余亮代表学校参赛,这段时间,老师们要对你们单独进行强化训练,你要好好努力,为班级爭光,怎么样”
姚永忠用力点了点头:“矫老师,我会赛好的!”
按照参赛计划,下午放学后,学校派出两名优秀数学老师到教室为姚永忠三人开小灶。指导老师出了一些非常难的题,来训练提升参赛同学的解题思路和推算能力。
那段时间里,姚永忠不停地刷题,倾听老师的点评和辅导,满脑袋装的都是各种数学公式、数学符號和复杂难解的应用题。
当离开教室的时候,看到校园里那些三五成群刚刚打完球、玩完游戏的同学,姚永忠眼神里充满了羡慕。
得知儿子要参加数学竞赛,赵秀云在繁忙工作中抽出时间,隔三差五给姚永忠炒个鸡蛋、燉几块肥多瘦少油光光的红烧肉,改善一下伙食,还特意叮嘱要专心学习。
面对老师和家长的期盼,姚永忠內心感受到无形的压力,暗下决心:只能考好、不能考砸,一定要拿满分。
一个月很快过去,全县数学竞赛即將进行。在一所宽敞的教室里,东方红小学庄校长亲自带著几位辅导老师给参赛学生作赛前动员。
“同学们,明天就要开赛了,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事关学校的教学水平,也事关学校的荣誉和脸面。
你们都是在这么多学生中优中选优挑出来的,代表著我校全体师生,经过一个月的集中辅导,已经具备了夺冠能力,赛得怎么样,关键看临场表现。
既要增强集体荣誉感,思想上高度重视,又要放下包袱、正常发挥。
一句话,赛出精神、赛出成绩、赛出水平,爭第一、夺奖盃!”
教室里爆发出一片掌声,几位辅导老师又就参赛事项作了具体安排。
其中的姜老师饱寒深情地说道:“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曾有一句名言:『数学是科学之王』,而歌德巴赫猜想被称为是数学殿堂皇冠上的明珠,世界上很多数学家穷尽一生来证明这道难题,都没有成功。
我国的陈景润,歷经10多年的时间,在一间6平方米小屋里用了几麻袋草稿纸,攻克了猜想中的“1十2”,距离摘取那颗明珠仅有一步之遥,震惊了全世界,也让全体中国人引以为豪。
希望同学们向他学习,把这次比赛当作难得机遇,从小培养数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长大后勇攀科学高峰,为国为民爭光!”
当时,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已经风靡全国,掀起了一股数学热,科学家也成为那个年代青少年最嚮往的理想。
几位参赛同学被老师充满激情的言语感染著,萌发出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当天晚上,阴沉的天空飘起漫天雪,在呼啸的狂风中四处飞舞,为道路、树木、房屋披上一层银装。
室外簌簌风雪吹打著窗欞,姚永忠在家中昏暗的灯光下,一边烤著火炉,一边捧著作业本、翻看老师讲解过的题目,为明天比赛做著最后的准备。
赵秀云为他端来一杯冒著热气的红茶,又坐到一旁默默地织著毛衣。
过了一会儿,看著滴嗒滴嗒的闹钟,说道:“永忠,快10点了,明天还要参加比赛,別学啦,早点儿休息吧。”
“妈,我再看完这一点,就去睡。”
半小时后,姚永忠合上作业本,简单地洗漱一下,就脱衣钻进冰凉的被窝,仰臥在床上,又把所有知识点过了一遍电影。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面临即將到来的比赛,他的大脑异常兴奋,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考试的画面,久久未能入睡……
第二天一早,雪还没停,姚永忠吃过早饭后,冒著零星的雪赶到学校集合。
姜老师带著大家,踩著白皑皑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比赛地点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