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影片的內核不符。
我们首先说,为什么不真实
我们现在的监狱管理其实已经非常成熟和人性化了。
一进监狱就薅头髮打架,这种事情,我不能说没有,但是至少是极其罕见的!
哪怕是男监狱也同样的很罕见,更不用说对著管教都出言不逊。
还有脏话连篇,如果这不是一部现实题材影片,那么可以说是艺术夸张的表达,但是实际上,这却是一部现实题材电影。
似乎导演的潜意识里就认为,犯了罪的女囚就是这样的,影片之中,她们都被直接打上了標籤,满嘴脏话!
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標籤!
同时,女二黑妹也是一样。
习惯了小偷小摸的生活,树立了不正確的三观,同时又非常缺爱。
可对她刻画最劲爆的,竟然只是污言秽语的手语。
进监狱,对著狱友比划骂人家傻叉。
出来之后“寧愿不偷去要饭”,实际上是从偷变成了骗。
一吵架,就用低俗的手语比划,仿佛这样就能凸显人物的不拘小节,实际上反而更加不自尊。
用所谓的大咧咧又近乎走光的短裤吊带,来表现人物贫穷穿不起衣服、不注意形象。
根本没有刻画出女性最根本的特点。”
不过,这位专家的评价相对还是比较客观的。
当被问及该影片是否存在消费女性时,老师直接进行了否定。
“但是,《向阳》中的角色逻辑存在漏洞却很明显。”
“我们就说高月香这个角色吧。
她为了女儿孤注一掷、步入歧途,只为了凑齐费用不惜出卖色相。
同时对朋友又是十分仗义的,这个设定倒是不错。
但是我们会发现,高月香的一系列行为逻辑都是矛盾的。
经过服刑期间的教育后,在被人要求搜身时,她竟然丝毫没有法律意识,直接脱掉自己的上衣让別人看。”
“在少了一个人的工资时。
仅仅为了三百块钱,高月香竟然愿意擦边,甚至委身於卖酒老板。
黑妹及时出现,直接对卖酒老板使用了暴力。
被救下来,高月香居然直接与黑妹大吵一架。
这都是不符合逻辑的。”
这一期的“华国电影报导”播出之后。
很多网友在底下留言点讚,並表示深有同感。
“我说我看的时候怎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特別是满嘴脏话这一点,感觉真的太不真实了,看了副教授的解读之后才明白,是了,这就是贴標籤!”
“事实上,刚刑满出狱的人,特別是她还有个孩子的情况下,都是非常害怕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的,可是电影里面,一点没有,甚至给人的感觉,她们好像就想要二进宫的感觉!”
“如果说要写她们出狱之后向阳而生,浴火重生,重新找工作,获得新生的剧情。为什么还是要写那种回归那种职业的剧情呢不明白!真的不明白,要知道那种职业本身就是擦边,而且很容易出现问题的,难道她不明白”
“感觉同样的又是在给这群人贴標籤,好像出狱之后,她们除了做这种工作,別的都干不了!
我就纳闷了,的確有不少工作会嫌弃她们的背景,可是事实上,同样的还有很多工作,其实是不会在意这些的,比如送外卖总行了吧或者去外面摆个摊也可以吧为什么偏偏要选这种职业好吧,或许这就是电影剧情需要!”
冯大刚盯著电脑屏幕上刺眼的票房数据,手指把菸头碾进堆满的菸灰缸里。
《向阳》首日3100万的数字被《大唐漠北》破亿的成绩衬得像块发霉的蛋糕。
更让他太阳穴突突跳的是热搜榜——#陈默老兵敬礼封神#高居榜首,而#向阳消费苦难#后面跟著个血红的“爆”字。
“这帮孙子懂个屁!”
他猛地摔碎茶杯,碎片溅到助理裤脚上。
助理缩了缩脖子,递上平板:“冯导,六公主频道刚播了专家批评”
屏幕里犯罪心理学副教授的每句话都像刀子:
“女性力量是韧性不是刚性”
“標籤化女囚是创作懒惰”。
最致命的是最后那句:“真实监狱管理肯定不是这样的!”——这话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