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清廷在自身实力无法彻底消灭西营情况下的某种妥协。
否则退入雨林的西营兵马继续打下去。
西南旷日持久的战事必然会令清廷财政崩溃影响全国!
这也是鳌拜对吴三桂有求必应坚持每年拨付九百万军的原因。
因为吴三桂必须要有这笔军。
准确来说是他手底下的十几万西营降兵需要这笔军。
如果清廷不给这群西贼断了粮那麽别无二话西南战事将要重启!
然而有句话说得好。
干活时嫌人少,吃饭时嫌人多。
想当初清廷想要一统天下时。
对吴三桂有求必应唯恐怠慢了人家。
对西南的十几万西贼也是选择理智招抚唯恐让战事延续造成财政崩溃。
可是等到现在。
南明已经覆灭,天下已经一统,就连朱由榔都被擒获回国。
在这种情况下苏克萨哈这些人就觉得吴三桂每年的九百万军饷格外刺眼了。
所以这群人不但不同意让吴三桂兼管贵州甚至还想藉此裁汰他的兵马削减他的军啊!
「吴藩兵马一日不裁则西南一日不宁,吴藩军饷一日不削则百姓一日无炊!」
「唯有裁其兵马削其军饷方能剪除吴三桂的羽翼使这头猛虎不再为害。」
「否则假以时日,吴三桂羽翼渐丰必然会危害四方,茶毒无穷啊!」
苏克萨哈痛心疾首地开口。
年轻的杰书受其感召也是声嘶力竭愈发地痛斥吴三桂。
仿佛不裁兵马不削军吴三桂第二天就会造反一样!
然而在汹涌的人群后。
岳乐却是长叹一声说了句公道话:
「鳌少保有鳌少保的难处,平西王也有平西王的难处。」
「西南的十几万流寇我大清不用银子养着难不成要让他们再次狗急跳墙祸乱天下吗?」
「现在闯贼未平,东南未靖。」
「正是朝廷用兵之际,倘若在此时将吴三桂逼反岂不会弄巧成拙?」
「至于军饷问题鳌少保已经命人在江南掀起了几场大案。」
「朝廷的亏空靠着江南士绅的输血已经能够弥补。」
「各位又何必与执着贵州一地和九百万军饷坏了祖宗打下来的江山呢?」
「须知治大国如烹小鲜,欲速则不达,欲求则不满。」
「切记急功近利啊!」
此言一出,不少喊杀喊杀的满洲重臣冷静下来了。
是呀现在天下虽然已经一统。
可夔东山区还有闯贼未平,金厦两岛上还有海寇未靖。
朝廷在此时逼迫吴三桂的确不是权宜之策。
然而即便如此苏克萨哈依旧没有善罢甘休,
年轻的杰书也继续对吴三桂喊打喊杀,
毕竟满洲的王公重臣多是狂妄自大之徒像岳乐这样的明白人又有几个?
历史上康熙上台后对吴三桂的军一削再削。
从巅峰时期的九百万两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