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不想挨打那就听话(上)
朱觉软硬兼施之下,瓦尔德斯总算是把合作开发条约给签了。
接下来他们貌似就可以去开发秘鲁总督辖区的铜矿、橡胶和硝石矿了。
不过,开发也並不是想去就去,也不是一句话就能开发起来。
这开发是真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设备。
且美洲路途遥远,轮船来回一趟都得三四个月,他们还得將人员和设备先拉过去才行。
人员和设备拉过去之后他们还得修建港口城池,以方便物资转运,还要考虑人员和设备安全保密问题,还要组织人手开矿炼矿等等。
关键他还得派得力干將负责开发才行。
这种事光是有人力、物力和设备还不行,就好比现如今的美洲,西班牙人缺人力吗,西班牙人缺物力吗,设备他们也给送过去一堆,结果还不是一样开发不起来。
后世这样的例子多了去了,投入同样的人力、物力和设备,有的人能赚得盆满钵满,有的人却是亏得裤子都没得穿。
是故,这个负责人很重要,若是没有得力干將去负责,那边是很难开发起来的。
这个得力干將他选的是徐光启。
徐光启也就在琼州府忙活了半年左右,那边便开发的差不多了。
这会儿土豆和红薯也不用他去推广了,皆因孙传庭就在组织军民疯狂开垦山地,这会儿辽东的红薯和土豆种植面积加起来都不止一千万亩了。
还有潘云腾也就是汉中王张云那边,那也在疯狂开垦山地,光是汉中府和郧阳府那就已经开垦出上千万亩的山地来了,河南府、沁州、南阳府、汝寧府等地也正在开发中,那都不知道开发出多少亩山地来了。
也就是说,到了今年秋收,大明基本就不缺粮食了,起码灾民是不可能挨饿了。
至於反贼的问题,那不归他管。
他正考虑是不是要上奏,请示一下,去湖广和巴蜀推广茶叶种植和种桑养蚕呢,当今天子的口諭却是先到了。
当今天子传召他速速回京覲见!
他是毫不犹豫的跟著王应朝的船队往京师赶去。
朱觉还没等到王应朝和徐光启的船队呢,却是等来了郑鸿逵和王来聘的船队。
七月十六己亥,一大早辰时许,郑鸿逵和王来聘所在的船队便赶到了北外城漕运码头。
巳时许,朱觉便有些迫不及待的带著郑芝龙、王承恩和方正化等赶过来了。
此时北外城东面的漕运码头那都已经停满了一千六百料的致远商船,那三十艘威远战舰甚至都没码头停靠,只能整整齐齐的排在一边。
码头上,那些搬运货物的青壮正如同蚂蚁搬家一般把精铜矿、生橡胶和硝石等往下搬呢。
卢象升、宋应星、宋应昇和袁祐等那是早已闻讯赶来,他们貌似正跟郑鸿逵和王来聘在中间的码头上热络的聊著什么呢。
朱觉刚一登上码头,眾人连忙上前行礼。
他微微点了点头,隨即问道:“鸿逵,怎么样,硝石拉回来多少。”
这个人家就没准备啊。
郑鸿逵小心道:“陛下,他们那开採硝石的效率真不知怎么说,这么重要的物资,他们好像根本就不上心,那开採量好像是够他们自己用就行。
末將给他们总督多塞了一万两银子,那傢伙才將库存的將近二十万斤硝石给我们搬上船,我们是一艘船都没装满。
不过,他们总督都说了,会组织更多的人手去开採,下一趟他们应该能给我们提供两百万斤硝石。”
二十斤硝石用来造点火药倒是勉强够了,但是,用来造肥料却是洒洒水都不够。
朱觉微微摇了摇头,隨即又问道:“精铜矿和生橡胶呢,这次他们给备了多少”
郑鸿逵细细解释道:“精铜矿他们足足给备了两千多万斤,塞满了我们一百艘中型致远商船,橡胶他们也备了上千万斤,差不多塞满了五十艘致远商船。”
这帮傢伙,两千多万斤精铜矿看似很多,但那不是铜啊,就算那边的精铜矿品质高,含铜量能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那最多也就能炼製出五百余万斤的铜来。
他们等於是把人家炼铜的活计给接了。
至於省下来那几十万两,他要那点钱干嘛
他要的是铜!
至於橡胶,一趟上千万斤那也不够,只够他们造蒸汽机、锅炉和造船用的,哪怕是用来造鞋都不够,更何况,橡胶还有很多其他用途呢。
西班牙人这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还好,他们谈妥了合作开发了。
朱觉微微摇头道:“西班牙人这效率也太低了,以后我们就不用他们来开採铜矿、硝石矿和冶炼生橡胶了。
朕已经跟他们谈妥了,以后我们自己派人去开发铜矿、硝石矿,开採生橡胶,他们光分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