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让大明重新伟大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前朝後宫

第一百五十九章 前朝後宫(1 / 2)

    第159章前朝后宫

    「对,就是商税!」

    朱佑橙回过头来,正色道。

    「虽然说如今我大明的商税不丰,但本质上来说,是因为收取商税太过繁琐,得不偿失,但海贸不同,若是大批的商队出海,必然需要停泊在港口,如此一来,交易地点相对固定,商税收取起来也方便许多。」

    「尤其是有了皇商的名单之后,便可名正言顺的将商税纳入到正常的税种当中,只要商税能够成为稳定的来源,朝堂上自然会有人看到其中益处,选择扩大民间商人出海的规模。」

    众所周知,大明的商税很低,而且,在整个税收中的占比也很小,主要是依靠各地的钞关来执行的。

    其数量小到,几乎所有的收入都归入到了内库当中,而朝臣们却没有半点意见的程度。

    抛开那些士大夫们天天喊着的什麽与民争利的大道理,真正究其原因,无非是两个,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执行起来难度很大,大明不像宋朝一样,将茶,酒等日常的用品都纳入官营当中,各地的税关数量也并不算多。

    这就导致了,如果要收取商税,在执行层面会出现很多问题,首先就是要大规模的增加官员和吏员,增加税关,而且还要严格核查行商之人的路线,这些都是管理上的成本,稍有不慎,就很容易酿成宋朝的官问题,而且,过重的税负,也会使得除了大都市之外的普通百姓生存压力变大。

    所以综合考量之下,放弃严格的商税徵收,并不能算是没有道理。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更深层次的一层其实是,很多地方的仕绅,甚至是致仕后的官员之家,才是各地商人的主体,对于他们来说,商税没有肯定比有更好,自然不愿意推动商税的严格徵收。

    因此,朱佑堂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所有人看到商税徵收的潜力,如此一来,至少能够争取到一部分还算有公心的官员,能够支持开海。

    「商行想要发展起来,光靠一个名头,肯定是撑不住的,所以你们到了沿海之后,可以稍稍给这些皇商一些好处.」

    继续向前走着,朱佑橙沉吟道。

    还是那句话,沿海的大多数商人,实际上都是走私商人,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一个能正大光明做生意的机会,是不够有诱惑力的。

    所以,除了要严打走私之外,利益方面,也须得继续加码。

    「既然是皇商,那麽很多限制就可以稍稍放宽,比如说不许穿绫罗绸缎,商籍不许科考等等,后续朕也会考虑,是否可以允许皇商荫补官职,总之,你们尽可放出风去,只求能够先将商行开办起来便是。」

    这番话朱佑堂说的很慢,看得出来,他对这个决定也十分慎重。

    商业的发展是要鼓励的,尤其是出海的远洋贸易,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在此基础上,朱佑堂更清楚的是,商人的势力一旦足够壮大,就会形成资本,对皇权造成威胁。

    如果在此基础上,资本再渗透进朝堂的话,那这个进程就会进一步加快。

    所以实质上对于这一点,他是犹豫的,但是转念一想,他也就释然了,时代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资本就算是不以这种形式渗透,也会以另一种形式渗透,明朝后期的东林党,其实就是明证。

    所以由自己主动放开,反而还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这个进程,有些事挡是挡不住的,但是可以因势利导,将其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朱佑堂相信,这些商人或许可以不在乎别的,但是,用仕途和地位这两个利器,一定是能够撕开一道口子的。

 

最新小说: 乖,再让我亲一口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万兽之国(H)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钢铁先驱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王朝的腐朽 冷书生(一受多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