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让大明重新伟大 > 第一百五十六章 海禁与举子

第一百五十六章 海禁与举子(1 / 2)

    第156章海禁与举子

    不得不说,徐薄是个聪明人,朱佑这才露了一点口风,他就立刻明白了过来,大明的海禁虽然没有满清闭关那麽严重,但是,从结果上来说,也的确不能算是一个正确的策略。

    当然,这并不是洪武皇帝的问题,因为站在农耕社会的立场上来看,保持社会的稳定永远是第一重要的事,以往的历史教训也都能总结的出这个经验。

    但是谁又能想得到,整个世界延续了近两千年的农耕社会,会在大明统治的近两百年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以至于以往的经验不仅难以再指导国家前进,反而成为了向前的绊脚石。

    朱佑堂很清楚,过不了多久,西洋诸国就会走向工业社会,对于大明来说,也绝不能继续这样故步自封。

    所以,海禁是必须要开的。

    而且,既不能是像郑和下西洋那样的官方舰队,也不能是隆庆开关那样的小打小闹,要开海禁,就要全面放开对民间的管制,和西洋,不,应该是和整个世界,建立全面而广泛的连结。

    只有这样,大明才能在这场巨大的变革当中跟上历史的步伐,依旧保持自己长久以来的先进地位。

    但是,这并不容易。

    看徐薄如今的态度就知道,这件事在朝臣当中的风向阻力很大。

    事实上,就算徐薄不说,朱佑堂也很清楚,想要做成这件事很难,但这是关系到大明未来的关键决定,再难也是要做的。

    「徐卿家误会了,祖宗之法,朕自然是要遵循的,不过朕记得,太祖当时所立的海禁,是禁止民间商人私自同外商交易,亦不许民间百姓私自远渡,可对?」

    「回陛下,确实如此,太祖皇帝曾有言,海道可通外邦,故禁其往来,这也是为了沿海稳定着想。」

    徐薄迟疑片刻,小心的开口回答。

    大明的海禁政策,其实细论起来,也并非没有合理之处。

    首先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的是,虽然大明号称片板不许下海,但其实海禁主要还是禁止的远洋航行,像是普通渔民的近海捕捞是并不禁止的。

    而这麽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为了遏制倭寇,大明的沿海一贯是有倭寇作乱,所以为了沿海的安定,乾脆就直接禁止了百姓远洋出海。

    不过,这也只是表面上的原因,更深层次的一条其实是对人口的控制,事实上,从这便可看出,徐薄的眼光比朝中的许多大臣都要读道。

    一句海道可通外邦,故禁其往来,点出了事件的本质。

    对于农耕社会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无非两样,土地和人口,所以历来的统治者,所有的政策,基本上都是从这两者出发的。

    海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远洋航行对导致沿海人口的流失。

    对于以工商业为基础的工业社会来说,人口的流动才能带来的发展,但是对于农业社会来说,恰恰需要将人束缚在土地上。

    所以事实上,明朝之所以实行海禁,表面上看是因为倭寇,实际上则是因为担心一旦允许百姓出海,会出现大量的平民百姓出逃海外,使得沿海的人口大量减少。

    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徐薄说的隐嗨,但是朱佑橙却显然听懂了,但正因如此,他反而摇了摇头,道:「海道通外邦,却不一定要禁其往来,当年太宗皇帝北征,其军费大半来自于郑和下西洋所得,可见远洋商路大有可图,沿海之地贫瘠,若能通商路,对百姓来说亦是好处。」

    啊这,徐薄悄悄抹了把汗水,心中越发感到有些惊惧。

    无他,天子这话,未免说的也太清楚了些。

&nb

最新小说: 冷书生(一受多攻)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钢铁先驱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王朝的腐朽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万兽之国(H) 乖,再让我亲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