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让大明重新伟大 > 第一百零一章:尹直的章程

第一百零一章:尹直的章程(1 / 2)

    和最开始朱佑樘的反应一样,虽然早就已经看到了奏章,但是,当听到徐溥上奏的是边事的时候,在场的众人还是不由一阵侧目。

    谁能想到,徐溥这麽一个完完全全走的是清流路线的人,竟然会关心军政相关的事务……

    面对众人的疑问,徐溥倒是淡定的很,道:「治国当以御边为急,这是历代王朝不变之理,先帝在位时,鞑靼多有来犯,如今陛下登基,鞑靼各部只怕也生出扰乱之心,故而我以为,边事之重,当居于诸事之首。」

    这番话说完,在场众人更是有些讶然。

    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治国当以御边为急』这样的话,竟然会从徐溥这样一个词臣出身的大臣嘴里说出来。

    但不论徐溥是出于什麽想法,总之,随着他这句话说出来,各自之间的争论就已经开始了。

    刘吉也没想到,徐溥竟然这麽会见缝插针,顺着他的话头,竟然就拐到了自己的主张上。

    于是,他连忙拉了回来,道:「边事固然重要,但是,自从成化十八年以后,前兵部余尚书主持在延绥等处修筑边墙,鞑靼虽仍时有来犯,但多被边军围而歼之,数年以来,边境倒是没有什麽大的战事威胁。」

    「反倒是朝中这些年,因传奉官滥觞和李孜省擅权之故,多数官员要麽怠惰成风,要麽沉迷争斗,难以做好分内之事,长此以往必成大祸,如今陛下登基,正该率先澄清吏治。」

    话音落下,一旁的李裕也开口道:「不错,诸位的奏章我也都看过,不论是边事,言路还是财政,固然都是急弊之事,但是欲要解决这些急弊之事,总是需要一批精干的能吏的。」

    「以朝中如今动辄攻讦成风的氛围,若不先整饬吏治,只怕不论提出何种办法,都难有效用。」

    这番话说完,殿中一众大臣,顿时都陷入了思索当中。

    不得不说,李裕的这番话正好切中了他们所有人的要害。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而对于朝政来说,文武百官就是这个『器』,若是朝堂风气不正,百官不能安心用事,那麽,就算上层提出再好的办法,到了具体实行的层面上,只怕也难以落实。

    见众人都有些沉默,刘吉顿时得意起来,他看了一眼旁边的尹直,于是,后者点了点头,道。

    「我和刘阁老这些日子商议了一番,觉得只靠京察来考评官员,最多只能裁撤不合格的传奉官,但是,对于朝中风气的扭转只怕效用不大。」

    「若要整饬吏治,首先就要一个严字,凡有德能不谨者,行事无能者,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私下结党者,俱应严查严办,此事,可由吏部并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共同督办。」

    「方才王总宪不是说,要恢复科道作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的本职吗,便可由此入手。」

    事实上,很多人往往忽略的一点是,尹直这个人其实是很有才能的,尤其是在吏治方面,他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这也是当初朱佑樘愿意留下他的原因。

    此时便能看得出来,刘吉等人的这份奏章,其方针的制定者,明显是尹直。

    「具体来说,可由都察院牵头,对吏部历年留存的官员履历进行清查,随后,派遣十三道御史分赴各地明察暗访,将官员的名声,实迹与存档对比。」

    「同时,接受百姓投告和其他官员弹劾,若涉及刑案者,可由刑部或大理寺派员前往审讯,监察御史协理,从多方面对官员进行一一核查,优者升赏,劣者据实予以降黜。」

    话音落下,在场众人再次皱起了眉头。

    尹直的这份章程,不得不说,十分的酷烈。

  

最新小说: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乖,再让我亲一口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万兽之国(H)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冷书生(一受多攻) 王朝的腐朽 钢铁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