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 第340章 武松与李陵

第340章 武松与李陵(3 / 3)

/p>

但是,历史在成就英雄史诗的时候,也有着悲情人物的存在,他就是李陵。

李陵,根正苗红,出生于李氏名将世家,为汉将李广之孙。

天汉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年,汉武帝任命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

其实,汉武帝之所以要让李广利出击匈奴,这里面是有他的私心存在的。

这是因为李广利,身为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汉武帝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可以让李广利立下一个封侯的战功。

为了保障后勤的安全,汉武帝遂命令屡次请战匈奴的李陵,负责押运粮草。

但是,身为名将之后,李陵希望像祖辈一样为国效力,不甘于只押运物资充当后备军的李陵,便向汉武帝奏请充当主力抗击匈奴。

可是,汉武帝因为没有足够的战马给他,便拒绝了他。

而此时,李陵却说,他不需要战马,愿领五千精兵出击。

于是,汉武帝便同意了他的要求。

李陵率领五千军士,北上远征寻找匈奴的主力部队,他没像他爷爷那样运气差,不仅没有迷路,而且,还如愿的遇到了匈奴的主力部队。

之后,匈奴八万精兵与李陵的五千敢死之士,在浚稽山展开了殊死搏斗,匈奴数万骑兵攻围了数千汉朝士兵,但是,匈奴却没有将他们完全消灭的能力,反而是在大黄弩的攻击下死伤惨重。

后因叛徒的出卖,再加上没有援军的及时救助,最终,李陵力竭被俘。

史料记载:“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救,陵遂败。”

之后,李陵战败的消息传到了宫廷,汉武帝大怒。

与此同时,群臣阿谀奉承大骂李陵的叛国投敌,而汉武帝则向太史令司马迁询问看法,身为史官的司马迁敢于直谏,甚至,为李陵说清。

大概意思是说:“李陵领着五千精兵与敌人主力殊死搏斗,在没有救兵,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仍然与匈奴抗争。虽然战败,但是,其杀敌的精神和勇气却值得认可,而他之所以没有以身殉国的原因,可能是在寻找时机再报效汉室......”

司马迁的辩护,令汉武帝为之大怒,因为此事,他受到牵连,被汉武帝打入牢狱。

后来,更是因为汉武帝误信了李陵为匈奴操练军队的谣传,以至于,李陵家被夷灭三族,此事传到李陵耳朵后,难以想象,该是多大的打击。

最终,李陵至死也没有再踏入汉朝宫廷,孤身留在漠北,即便是汉武帝死后,霍光、张安世执掌权位,派人出使匈奴请李陵归来,都没有效果。

毕竟,哀莫大于心死。

李陵面对前来的汉使者,绝望的说道:“我为汉朝领步卒五千横扫匈奴,因无救援而败,有什么对不起汉朝而要杀我全家?”

“我在匈奴为王,掌控大量军队,我回去容易,只怕再次蒙受耻辱无可奈何,大丈夫更不能反复无常,再次蒙羞!”

最终,他在匈奴二十多年,直到元平元年病死而终。

然而,对于李陵,历史是公正的,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着名史学家钱穆曾说:“李陵之才气,及其全军之勇决,令千载下读史者想慕不已,有着满腔的热血,却时运不济。”

而唐太宗李世民,也为李陵的行为给出了评判:“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王羽不是老年时候的汉武帝,李陵在他的手下,只会开启新的人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吕布穿水浒,从辽国突围开始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中国野史大甩卖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如何拯救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