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得意忘形了!(2 / 3)

乾嘴角忍不住向上扬起,声音也带上了几分轻快。

    “孤年少识浅,正需群臣辅弼,集思广益。开门纳谏,本是分内之事。”

    他甚至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坐姿,试图让自己因脚疾而略显僵硬的姿态看起来更舒展、更具威仪一些,仿佛这样才更能配得上对方的称赞。

    坐在后排阴影中的李逸尘,虽未抬头,但耳中听着太子那明显上扬的语调,心中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到底还是个少年心性。

    叛逆之人,平日里受多了斥责与冷眼,一旦被人真心或假意地夸赞,极易晕头转向,忘了形骸。

    这来济不过几句场面上的赞语,便让太子几乎要原型暴露,将昨日反复叮嘱的“沉稳”、“内敛”抛诸脑后。

    侍立在太子左侧的李百药,敏锐地捕捉到了太子语气和神态的细微变化。

    他心中先是微微一紧,担心太子被几句好话捧得忘乎所以。

    但转念一想,太子今日能坐在此处接受官员谒见,并能击退韦思谦那般咄咄逼人的御史,已是非同小可的进步。

    年轻人,骤然得志,喜形于色,虽有不妥,却也情有可原。

    只要大方向无误,些许得意,或许正说明太子心性并非完全阴郁难测,仍有可塑之处。

    他捋了捋胡须,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觉得太子虽需成长,但眼下这成长的速度,已远超预期,足以令人满意了。

    右侧的许敬宗,则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仿佛也为太子的“贤明”感到与有荣焉。

    然而他眼底深处,却闪过一丝精明的计算。

    来济此举,是真心赞誉,还是以退为进的试探?

    太子这反应,是真诚坦率,还是缺乏城府?

    他飞快地权衡着。

    来济何等人物,虽年轻,但已是天子近臣,洞察人情世故。

    太子那几乎掩饰不住的欣喜之色,他尽收眼底。

    心中不由微微一动。

    这位太子,似乎与传闻中那个乖戾阴沉的储君颇有不同,至少,对于正向的评价,他表现出了一种近乎饥渴的接纳态度。

    这或许是一个契机。

    他今日前来,主要目的并非谏诤,而是想借这难得的“开放”机会,陈说一件关乎民生实事的要务。

    太子此刻心情愉悦,进言成功的可能性似乎大增。

    于是,来济趁热打铁,在表达了赞誉之后,话锋顺势一转,语气依旧恭敬,却多了几分凝重。

    “殿下虚怀若谷,臣感佩于心。臣今日冒昧前来,正是有一事关黎民生计、边疆稳固之要务,欲陈于殿下驾前。”

    李承乾正沉浸在被人认可的愉悦中,闻言想也不想,大手一挥,颇为豪爽地道:“来学士但说无妨!只要是利国利民之事,孤定当仔细聆听!”

    他那语气,仿佛已是手握乾坤、可决断天下事的明君,甚至带着点“孤允你了”的慷慨意味。

    高兴之下,他几乎要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李逸尘。

    李逸尘极轻微、极快速地摇了一下头。

    动作幅度小到几乎无法察觉。

    这一下摇头,如同一盆掺着冰碴的冷水,兜头浇灭

最新小说: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上命昭唐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白月光破棺而出 重回宿敌年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