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沈府中,秦氏握着信纸,激动的热泪盈眶。
恰逢秦缙兄妹来沈府探望姑姑,兄妹俩进了府里,察觉今日整个沈家的气氛都特别喜庆,以至于他们错以为府里发生了什么喜事。
自从宝珠失踪后,姑姑一蹶不振,茶饭不思,人瞧着就消瘦许多,夜不能寐,时常自个在屋里以泪洗面。
担忧宝珠下落不明,又害怕宝珠遭遇不测。
沈家连同府衙将整个京城翻了个遍,就差没挨家挨户搜查,可结果是一无所获,甚至查不到一点蛛丝马迹。
然而秦骊珠坚信,宝珠一定还活在世上,只恨那贼人诡计多端,居然能瞒天过海将宝珠带走,并且销声匿迹,许是乔装打扮一番,让人察觉不出。
“表小姐,表少爷,您们可算来了。我家小姐报平安了!”
府里这么多人中,香儿的喜极而泣无疑是最真切的,自从沈宝珠失踪后,香儿便心里忐忑不安又无比愧疚。
“你说什么,有宝珠的消息了?”秦骊珠愣了愣,旋即激动的摁住香儿的肩膀,唯恐自己听岔了。
香儿点头如捣蒜。
“姑姑,我,我听香儿说,有宝珠的消息了?”秦骊珠一进长柏院,就迫不及待的冲进屋子内。
若是以往,秦氏定要斥责她作为大家闺秀,岂能冒冒失失的。
这回她也是满脸喜色,喜极而泣道:“不错,宝珠如今身在汴州,一切都安好,怕我们担忧还特意写了信报平安。”
说完她一想到这一路上沈宝珠可能吃尽苦头,秦氏又是潸然泪下,掏出帕子擦拭眼角。
秦骊珠见她眼尾泛红,眼眶更是红肿,想必看到信后没少流泪。
她走上前去安慰着,“姑姑,我们知道宝珠目前平安无事,便是天大的喜事。只不过,汴州到底不安全,不如派人去把沈宝珠接回京城的好。”
起先宝珠失踪的事沈老夫人勒令全府不得宣扬,更是不让秦氏在家书中提及,以至于沈侯爷一直被蒙在鼓里,不让他知道也是为了他能心无旁骛的上阵杀敌。
秦氏虽是后宅妇人,但也通情达理,知道战场刀剑无眼,侯爷受外界困扰,一个分心,可能就会命丧于此。
“可宝珠是怎么脱身的?”秦骊珠小声嘀咕着,“当时情况紧急,我拼力护着沈宝珠,奈何武艺不精又寡不敌众,被人背地偷袭负伤,眼睁睁的看着宝珠被他们带走。”秦骊珠每每回想都懊悔不已,是她大意轻敌,以为自己可以应付的过来。
认为沈宝珠的失踪是由于她的无能。
所以这段时间她勤学苦练,武功也精进了,招式更加凌厉,就是想今后有弥补宝珠的机会。
好在上苍有眼,宝珠平安无事,否则她后半辈子都会一直活在自责中,
秦氏也摇头不解道:“宝珠信的内容交代了平安,让我们宽心,其余的便没了。”
“姑姑,宝珠留在汴州也不安全,叛军来势汹汹,已围攻凉州城……一旦城破,汴州也岌岌可危。”秦骊珠紧了紧手心,“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秦氏并不清楚前线战况,只知道局势并不乐观,叛军犹如天助一般,视同破竹,带着千军万马一路南下。
听完秦骊珠的提议,她吓得瞬间又紧张起来,“那事不宜迟,我这就着手派人把沈宝珠带回来。”
秦骊珠本也想自告奋勇的要提议前去。
然秦缙沉声道:“沈府诸多武艺高强的侍卫,有他们出马,定能护送宝珠毫发无损归来。”
他看出自己妹妹的意图,故而率先开口。
“大哥,我……”秦骊珠神色挣扎,奈何秦缙压根不给她开口的机会,“姑姑,秦家也不会作壁上观,待我回府禀明祖父祖母以及爹娘后,他们也能放心,秦家也会派侍卫与沈家一起出发汴州。”
秦缙的提议得到秦氏的认可,而他这么一说,秦骊珠就没法再说自己的提议,只好抿了抿唇瓣,沉默听着他的话。
大哥心里也有一番考量,无非是担忧自己也偷偷混进队伍里,跑去汴州。
她可是听闻由于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不得已背井离乡,四处流浪。
所以路上都是难民,久而久之,那些难民由于长时间没有进食,变得疯狂且有的丧失人性,会易子而食。
大哥的出发点是为自己好,她也无法否认。
末了,兄妹俩一起走出屋子,秦骊珠正要开口,秦缙率先打断她的话,沉声道:“方才若不是我拦住你,你在姑姑面前大放厥词,仔细回府屁股要挨板子。”
“可,可宝珠失踪一事,也与我有关。我也想出一份力,也想亲自去接她回家。”秦骊珠气势渐弱,小声嚷嚷了几句。
秦缙道:“可你去了,便是添乱。”
“你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府里,不要节外生枝的好。沈家护卫们会将宝珠接回来的,届时你大可和宝珠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