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列车的蓝光在平原上划出银色弧线,像一把锋利的刀切开了暮色。
第 503 列列车刚驶入炎黄城外围的轨道枢纽,车轮与轨道摩擦产生的细微火花,在渐暗的天色中一闪即逝。
苏睿手腕轻抬,全息地图在她面前缓缓展开,14 个绿色光点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屏幕上熠熠生辉。
这些分布在炎黄城四周平原上的安置点,像围绕恒星运转的行星,通过蛛网般的磁悬浮轨道彼此连接。
轨道两侧的荧光兰长势正好,叶片边缘卷曲着,
在暮色中泛起淡紫色光晕,将大地织成一片发光的锦缎,微风拂过,光晕也跟着轻轻摇曳。
“一号到七号安置点已启用,”
林悦调出三维剖面图,指尖在虚拟屏幕上轻轻点过,
每个光点被触碰时,都会像花朵绽放般展开详细的户型分布,
“每个安置点占地 280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 3900 万个标准足球场。
你看这住宅,采用模块化拼接,最快 4 小时就能组装一套两居室,
墙体是植物纤维复合材料,摸上去跟木材差不多,却比钢材还坚固,隔热性能更是蓝星砖混结构的 5 倍。”
她放大其中一栋住宅楼的截面图,管道线路像血管般密集却有序,
红色的热水管、蓝色的冷水管、黄色的燃气管条理分明,
“每家都有独立的水循环系统,能将洗漱用水过滤后用于灌溉菜园,这是苏博士特意设计的,既环保又实用。”
“这个设计确实不错,”
苏睿看着屏幕上的水循环示意图,嘴角微微上扬,
“在蓝星的时候,水资源就很紧张,到了这里,更要养成节约的习惯。
等居民们都安顿下来,我们还得搞个节水宣传活动。”
李龙成将军望着车窗外掠过的白色建筑群,那些屋顶的太阳能板在夕阳下泛着金属光泽,像铺了一层金色的鳞片。
“人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公里 3.5 万人,不算拥挤,”
他指着远处正在施工的区域,机器人推土机正将红色土壤推平,
土壤被推起时,还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
“预留了 20% 的拓展空间,万一后续转移人数超过预期,能立刻启动扩建程序。
昨天我去五号安置点看了,社区中心的大屏幕正播放蓝星的戏曲节目,
《穆桂英挂帅》,好多老人搬着小马扎坐前排,
看得津津有味,跟在老家村口看戏一模一样,还有人跟着哼调子呢。”
“老人们就好这口,”
林悦笑着说,
“我已经让信息部门多下载些戏曲、评书,存到每个社区的服务器里,让他们随时都能看,都能听。”
苏睿的终端突然弹出物资分配报表,密密麻麻的数字在屏幕上滚动,像一群不停奔跑的蚂蚁。
她眉头微蹙,指尖划过 “新鲜蔬菜” 一栏的红色预警线,
线条红得刺眼:“目前最大的难题还是食物供应,曙光大陆的可食用作物还在培育阶段,土壤的改良也需要时间,现在只能依赖蓝星运来的压缩食品和营养膏。
但每个人每天能领到 3 份基础物资包,里面有能量棒、维生素片和 500 毫升纯净水,完全能满足生存需求,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营养膏的口味是不是可以再丰富点?”
李龙成将军问道,
“昨天听一个孩子说,吃多了有点腻。”
“已经在安排了,”
林悦接过话头,
“蓝星那边正调配不同口味的营养膏,巧克力味、草莓味的都有,很快就能运过来。”
说话间,一列物资列车正沿着支线轨道驶入三号安置点,列车车身印着醒目的红色十字标志。
机器人搬运工的金属臂灵活地抓取物资箱,箱体表面印着 “龙国应急物资” 的红色字样,字体刚劲有力。
“这些物资机器人每台能负重 500 公斤,”
林悦指着那些银灰色的机械身影,它们正沿着黄色标线整齐移动,像训练有素的士兵,
“内置的路径规划系统能避开行人,遇到老人和孩子会自动减速。
昨天有个机器人给张奶奶送降压药,还帮她把院子里的杂草拔了,
老太太感动得不行,非要把攒的糖块塞给它,机器人不收,老太太还不乐意呢。”
“这些机器人还挺通人性的,”
苏睿感慨道,
“虽然是机器,但也能给大家带来不少温暖。”
李龙成将军突然指向远处的升空平台,三架货运无人机正吊着巨大的集装箱缓缓降落,
集装箱外壳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