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深处的死亡谷被一层淡紫色的能量屏障笼罩,屏障边缘流动着细碎的光点,像无数萤火虫在寒风中飞舞。
军用运输机的引擎轰鸣在峡谷间回荡,最后一架 “鲲鹏” 运输机擦过雪线,
机翼卷起的雪雾扑面而来,在机身两侧凝结成冰棱,最终稳稳降落在星门基地的停机坪上。
舱门缓缓打开,龙首踩着悬梯踏上结霜的地面,寒气瞬间浸透了军靴,鞋底与地面的冰面摩擦发出 “咯吱” 声。
远处的冰川在夕阳下泛着幽蓝的光,巨大的冰裂缝像怪兽张开的嘴,
深不见底,偶尔有冰碴从裂缝中坠落,发出沉闷的回响。
“龙首,所有通讯设备已完成转移。”
李龙成将军的作战服上还沾着沿途的冰碴,他抬手敬礼时,手套上的积雪簌簌掉落,在胸前积起一小堆。
他侧身让出身后的通道,通道两侧的显示屏上正实时跳动着通讯设备的运行数据,
“72 小时前启用了备用光缆,这些光缆是预先埋在永久冻土层下的,能抵抗零下五十度的低温和强电磁干扰。
现在基地的量子通讯系统能覆盖全国转移点,延迟控制在 0.3 秒以内,刚才测试了与哈尔滨转移点的视频通话,画面清晰无卡顿。”
基地指挥中心的合金门滑开,发出 “嘶” 的一声轻响,内部的恒温系统立刻涌来暖风,与外面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三百多台服务器组成的矩阵正在嗡鸣,指示灯像银河般闪烁,映在工作人员专注的脸上。
苏睿正趴在主控制台前调试参数,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发出密集的 “嗒嗒” 声,
屏幕上星门的能量波动曲线逐渐趋于平稳,
像一条温顺的蛇:“龙首,星门的空间稳定系数达到 91%,比预期高了三个百分点。
我们在能量环上加装了十八个超导线圈,能更好地稳定空间通道。
生物医学团队刚刚送来适配曙光大陆的疫苗,已经通过动物实验,
接种后的小白鼠在模拟的曙光大陆环境中存活良好,没有出现排异反应。”
龙首的目光扫过监控墙,二十四个分屏同时显示着基地各处的景象,画面清晰得能看清人们脸上的表情。
东北部的集结区里,裹着军大衣的沿海居民正排着蜿蜒的长队,队伍像一条长龙,在雪地中延伸出很远。
有人举着写有 “感谢祖国” 的纸板,纸板边缘被冻得发硬;
有人抱着孩子在登记台前核对信息,孩子的小脸冻得通红,却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队伍末尾的扩音喇叭反复播放着注意事项:
“请保持一米间距,接种疫苗后凭手环进入星门通道,携带物品不得超过 20 公斤,易碎品和危险品禁止携带...”
“第一批居民的情绪怎么样?”
龙首指着其中一个分屏,画面里几位老人正围着战士询问家乡的情况,
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旅途的尘土,说话时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久久不散。
“有 7% 的人出现焦虑症状,但总体平稳。”
苏睿调出心理评估报告,报告上的图表清晰地展示着居民的情绪变化,
“我们安排了随军心理医生,每个帐篷区都有文化专员组织红歌演唱,昨晚还有人自发跳起了广场舞,用手机的手电筒当舞台灯,气氛还不错。”
她突然指向主屏幕,星门的能量环开始加速旋转,淡蓝色的光晕中浮现出曙光大陆的影像 ——
成片的蕨类植物高达百米,叶片宽大得能遮住一个人,
远处的山脉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顶覆盖着皑皑白雪,像戴着一顶白帽子。
李龙成将军的卫星电话突然震动,打破了指挥中心的宁静,
他接起电话的瞬间,眉头猛地绷紧,
额头上的青筋微微凸起:“什么?异兽突破了长江防线?它们是怎么绕过能量屏障的?
知道了,让预备队用凝固汽油弹构筑隔离带,多扔点,形成火海,不惜一切代价拖住它们,给我们争取时间。”
挂掉电话,他在电子沙盘上划出红色警戒线,线条深刻而醒目,
“龙首,南方的推进速度比预计快了 17 小时,这些异兽好像变得更聪明了,懂得迂回包抄。
按这个进度,它们会在第二批居民转移时抵达青藏高原边缘,到时候基地的安全将受到威胁。”
基地的警报突然响起,不是刺耳的战斗警报,而是柔和的转移提示音,像清泉流淌的声音。
监控墙的画面切换到星门通道,第一位转移群众 ——
来自厦门的退休教师王桂英,正攥着老伴的遗像走进光带,她的脚步有些迟疑,又带着一丝期待。
遗像被一层透明的塑料膜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