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林城的清晨裹着雨后的湿润气息,昨夜的细雨将青枫林洗得格外鲜亮,叶片上挂着的水珠折射着朝阳,像撒了满树的碎钻。微风穿过枝叶,带着灵溪的水汽与泥土的清香,轻轻拂过民宿小院的藤编桌椅。苏睿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的深棕色笔记本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勒着混沌修炼系统的搭建框架 —— 黑色笔标注核心模块,蓝色笔写着参数要求,红色笔圈出风险点,旁边还贴着苏念昨晚画的 “混沌侠” 贴纸:小人举着金色混沌牌,周围画着淡绿色的混沌气,稚嫩的笔触为严谨的规划添了几分童趣。
他指尖划过 “体质检测设备研发” 那一行字,指甲在纸面轻轻摩挲,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混沌牌虚拟空间里的能量图谱 —— 三百六十五个穴位像星星般分布在人体模型上,每个穴位旁都标注着精确到毫米的坐标,还有不同体质对应的能量流动速率参数,比如热性体质的 “膻中穴” 能量输入速率需控制在 0.9L/s,寒性体质则要降至 0.6L/s。“这些数据必须 100% 转化为实际检测技术,不然修炼时很容易出现能量淤积。” 苏睿轻声自语,拿起铅笔在旁边补充:“设备需支持实时穴位能量监测,误差不超过 0.05L/s。”
就在这时,手腕上的通讯器突然震动,屏幕上弹出 “李建国” 的名字。苏睿按下接听键,李院长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苏博士,科研院的体质检测设备设计图终于定稿了,我刚让助理发你邮箱,你赶紧看看,是不是符合混沌修炼体系的要求!”
“好,我现在就看。” 苏睿立刻打开笔记本电脑,邮箱里果然躺着一份名为 “混沌体质检测仪 V1.0 设计图” 的文件。他点开文件,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一款巴掌大小的仪器设计图 —— 主体呈淡蓝色,采用磨砂材质,顶部有一个弧形的能量感应区,表面刻着细微的符文纹路,侧面配有 Type-C 数据接口,下方的参数列表里写着 “可检测体质类型、能量耐受度、穴位敏感度” 等核心功能。
苏睿放大设计图,仔细核对每个细节。当看到 “能量感应区灵敏度” 标注为 “0.2L/s” 时,他皱了皱眉,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混沌牌里的参数对比:“李院长,感应区的灵敏度不够,至少要能识别 0.1L/s 的能量波动,不然寒性体质的细微能量变化根本检测不出来。另外,得增加一个‘基因缺陷预警’模块,把之前咱们收集的基因数据导入进去,这样能提前标注出需要重点修复的部位,比如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腰椎病患者的腰阳关穴。”
“明白!我这就让设备组调整参数,把感应芯片换成最高精度的型号!” 李院长的声音立刻传来,“对了,军部那边刚传来消息,已经从特种部队里筛选出 50 名志愿者,都是二级基因强化者,正好能测试修炼系统对强化者的适配性 —— 毕竟强化者的基因序列和普通人不一样,得重点验证安全性。”
“这个安排很周到。” 苏睿点头赞同,“让志愿者先做基础体质检测,把数据同步到修炼系统数据库,我来为他们定制专属修炼方案。另外,提醒他们修炼时全程佩戴数据记录仪,每 15 分钟上传一次能量流动曲线。”
挂了通讯器,苏睿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青枫林。晨雾像轻纱般笼罩着树林,阳光穿过雾气,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他下意识地抬手触碰眉心,意识沉入脑域 —— 金色的混沌牌虚影静静悬浮,随着他的呼吸轻轻闪烁。一段尘封的记忆突然浮现:十年前,他刚研发出二级基因药液时,曾亲自参与临床试验,结果因基因缺陷导致精神力紊乱,连续三天在实验室晕倒,最后还是靠着大量营养剂才缓过来。而现在,通过这几天的混沌气循环滋养,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脑域深处的能量壁垒正在缓慢消融,之前偶尔出现的头痛症状也彻底消失了。
“原来这才是混沌修炼系统最核心的价值。” 苏睿轻声感慨,转身回到桌前,重新打开混沌牌的科技资料。他快速浏览一级科技文明的内容,发现基础机械制造部分,炎黄城的精密机床精度已达 0.001 毫米,仅比混沌牌里的技术略逊 0.0005 毫米;二级科技中的星际航行理论,军部也已掌握基础的超光速引擎原理,只是在反物质燃料的利用率上还有 15% 的优化空间。“一二层科技更像是‘查漏补缺’,真正能改变曙光大陆格局的,还是修炼系统。”
苏睿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结论:“一级科技优化方向:1. 灵脉转化装置融入‘符文催化’技术,将能量利用率从 60% 提升至 90%;2. 基础机械加工精度提升至 0.0005 毫米,适配微型机甲零件制造。二级科技突破点:1. 修正星际星图 3 处误差区域,确保星际航行安全;2. 优化超光速引擎反物质燃料喷射口结构,降低 15% 能耗。核心优先级:混沌修炼系统的搭建与落地,三个月内完成观林城试点,半年内推广至炎黄城。”
他打开炎黄城科研院的数据库,将混沌牌里的 “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