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在湖畔轻轻靠岸,船底与湿润的泥土发出轻微的摩擦声,打破了湖面的宁静,却没能驱散空气中弥漫的、深沉而湿润的情绪余韵。
林默率先踏上岸,脚下是松软的湖畔草地。
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转过身,静静地注视着身后刚从船上下来的张乐萱。
月光洗去了她脸上的泪痕,却留下一种被彻底冲刷过的清澈感。
那双总是萦绕着化不开忧愁的黑色眼眸,此刻虽然还带着微肿的红晕,却像被夜露清洗过的湖面,倒映着星月,显得格外平静,甚至有一种新生的脆弱与通透。
“好点了吗?”
林默的声音放得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难得的宁静,也怕惊扰了刚刚经历了一场灵魂风暴的她。
张乐萱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
月光下,她的唇角微微向上弯起一个极浅、却无比真实的弧度。
那不再是礼节性的微笑,也不是强颜欢笑,而是发自内心的、带着一丝释然和疲惫的柔和笑意。
“好多了,”她的声音有些微哑,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舒缓,“谢谢林老师。”
湖风吹拂着她额前几缕散落的发丝,她抬手轻轻拢了拢。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她看起来少了几分平日刻意维持的沉静自持,多了几分属于她这个年纪应有的、还未完全褪去的青涩。
“不客气。”
林默看着她这个状态,心头那根因担忧而绷紧的弦悄然松了些。
他轻轻叹了口气,这声叹息里混杂着医者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像你这种情况的孩子,”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医生特有的、冷静的评估口吻,“童年创伤的修复,不是一次深谈就能彻底解决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疗愈过程。心结需要时间慢慢打开,伤痕需要时间慢慢愈合。”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张乐萱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
“只是可惜,”他的声音里透出几分真诚的歉意,“我没有那么多时间。”
他不是专业的心理医师。
实验室里堆积如山的项目、亟待突破的魂骨和人造魂环研究。
更何况,之后还要想办法从史莱克脱身。
张乐萱闻言微微一怔。
“孩子”?
这个称呼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心头漾开一圈圈涟漪。
她看着林默月光下清俊却沉静的侧脸,那双深邃的黑色眼眸里此刻流露出的,不再是课堂上洞悉一切的锐利,也不是实验室里掌控万物的冷静。
而是一种……一种让她感到无比安心、无比温暖的包容感,近乎于……
她忽然明白了什么,也忽然理解了林默那声叹息里包含的复杂情绪。
原来,在你眼里,我只是个需要帮助的“孩子”啊?
这个认知,非但没有让她感到被轻视,反而让她心头长久以来筑起的、厚重的、名为“坚强”和“守护者”的冰墙,在无声中加速融化。
那堵墙后面藏着的,正是那个在血泊中瑟瑟发抖、渴望依靠的小女孩。
一股暖流混杂着酸涩涌上鼻尖,张乐萱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很轻,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到的依赖和孺慕:
“林老师……你……你好像我妈妈一样诶。”
这句话说出口,连她自己都愣了一下。
但随即,那份刚刚获得的平静和释然让她坦然接受了这份感觉。
林默的脚步顿住了。
他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张乐萱脸上。
月光清晰地勾勒着她此刻的神情——认真的,却又无比坦诚。
他微微怔了片刻,随即,一丝极其浅淡、却无比真实的弧度在他向来严肃的唇角缓缓勾起。
“谢谢,”
他的声音温和了许多,带着一种被真诚赞美的欣然,“能得到这样的评价,真是很荣幸。”
他没有否认,也没有刻意去强调性别差异,只是坦然接受了这份源于她内心最深处的、最本真的感受。
这份“像妈妈”的认可,在这个瞬间,比任何学术赞誉都更触动他。
他微微仰起头,视线越过张乐萱的发顶,投向高悬于夜空的那轮皎洁的明月。
月光落在他深邃的眼瞳里,漾开一片迷离的光晕。
仿佛在那清冷的月华中,他看到了无数张面孔——前世南极基地里,那些在漫长时光中与他并肩、教导他、陪伴他。
那些一个个离他而去的战友、师长,那些他曾在不同学府短暂停留时,用同样专注而温和目光注视过的、年轻而充满求知欲的学生们……
他嘴角那抹笑意加深了些许,带着悠远的怀念,也带着一丝淡淡的、无人可诉的孤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