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 第592章 清军抗清

第592章 清军抗清(1 / 2)

就在广州发愁怎么限制吴三桂的时候,湖广、江西的督抚们也在绞尽脑汁,寻找保住地盘的对策。

湖广从胡全才时代开始,就偷偷摸摸克扣吴三桂的粮饷。

后来贵州听调不听宣,清廷每次都把湖广推出去背黑锅,说什么朝廷还是信任吴三桂的,只是张长庚办事不力,才没把粮饷运到贵州去。

这种官司持续了好几年,并在永历十七、十八年达到最顶峰。

当时张长庚不但克扣贵州的粮饷,还截留运往贵州的食盐,搞得贵州差点因为缺盐而崩溃。

如果不是朱由榔及时运出大量川盐,贵州和湖广早就打起来了。

吴三桂对张长庚恨得牙痒痒,张长庚也心知肚明,一旦落入对方手中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当长沙发来急报,询问该怎么办的时候,张长庚毫不犹豫地要求袁廓宇坚守阵地,将吴军挡在长沙以南。

张长庚对使者这样吼道:“吴贼是我大清叛逆,他手上的圣旨是假的,是矫诏。就算是真的,也是乱命,湖广拒不奉诏。”

江西总督张朝璘也有类似的想法。

自从明军舰队巡航长江,景德镇的瓷器又有了销路。

满载的货船一艘艘驶往崇明岛,白花花的银两一车接一车运到他的府邸。

朱由榔最后一次路过九江时,他还委任最小的儿子为联络使者,和他的几个侄子一起登上了明军的战船。

听说吴军在衡州大开杀戒,张朝璘亲自穿上战袍,率督标五营精锐增援萍乡。

巡抚董卫国的驻地在九江,距离萍乡较远。不过当他听说张长庚说出拒不奉诏的豪言壮语,亦心潮澎湃,派出一个抚标营驰援。

他对出征的将军这样说道:“吴贼矫诏出兵,真是罪大恶极。一定要守住萍乡,绝不允许吴贼祸害江西。”

所以,当吴军兵临长沙,要求守将交出城池和部队的时候,遭到袁廓宇严词拒绝。

吴三桂立即下令发起强攻,长沙万余守军不避箭矢,英勇抗击,硬生生将吴军的扩张趋势遏制。

前往江西的吴军偏师亦在萍乡遇到顽强阻击。

成千上万的吴军炮灰在督战队的催促下攻城,被英勇的江西清军打得落花流水。

最后,吴三桂放弃前往江西,命令所有精锐前往长沙城下集结。

面对如狼似虎的十万大军,袁廓宇肝胆俱裂,请求张长庚允许他撤往长江以北。

张长庚当然不能接受湖南丢失,一口拒绝袁廓宇的撤退请求。

就在他准备调兵增援长沙的时候,北边又传来噩耗。

武经略李国英奉旨率数万甘陕精兵南下,出武关直奔湖广而来。就在吴三桂攻打长沙城的时候,先锋张勇已率部抵达邓州。

张勇绕过张长庚,以圣旨之名,要求董学礼交出湖广绿营的指挥权,配合甘陕军剿灭逆贼。

“天要亡我!”

张长庚在周培公、刘兆麒、董学礼等人面前发出哀嚎:“朝廷这是要对付咱们了。”

众人面面相觑,茫然不知所以。

南北两路大军携圣旨而来,总人数又高达十七八万,湖广清军决计难以抵挡。

他们这些人无论留在汉阳还是武昌,恐怕都难逃城破身死的下场。

刘兆麒道:“为今之计,只能先放弃湖南,让袁廓宇退来助守江北。如今,方可坚持到北边出结果……”

董学礼表示赞同:“他娘的,老子早就看张勇那厮不顺眼,他敢来汉阳,老子和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守北弃南的方略很快被通过,周培公奉命前往江陵,请求李定国允许湖广清军前往襄阳、钟祥设防。

同时,向明军借点江船,以接应袁廓宇撤退。

李定国此时亦收到甘陕清军南下的消息,深感头疼。

朱由榔留他在西南坐镇,主要是为了防备张长庚,同时提醒吴三桂和李国英,不要打四川的主意。

没想到,这两路人马没有进攻明军领地,反倒和湖广清军打了起来。

在听到周培公哀求的一瞬间,他感觉无比滑稽。

贵州清军、甘陕清军一起打湖广清军,而湖广清军请求湖广明军允许他们进入自己的领地……

在几年前,李定国怎么也不会想到,湖广竟会出现这么诡异的状况。

就在他犹豫要不要答应周培公的时候,四川督师文安之乘船来到江陵,发出震耳发聩的提醒。

“晋王,此乃湖广生死存亡之际,我等奉命留守西南,不能坐视清贼荼毒地方啊!”

文安之细数全国各省,人口超过八百万的省份已经不多。

北方已经残破不堪,仅剩下长江沿岸的几个省份人口还算稠密,如果放任吴三桂控制长江以南,李国英控制长江以北,再想收复估计会打成一片白地。

最新小说: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开局亡国:我在岭南当基建狂魔 拒当血包,七岁妖童考状元 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 被迫rua上偏执大佬后[快穿] 隋唐:只手挽天倾,我护大隋永昌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无敌皇子:从边关开始制霸天下! 乱世边军:从军功换媳妇开始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