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 第121章 虎门大炮

第121章 虎门大炮(1 / 2)

岭南名城,千年广州,风暴过后一片狼藉。

广东巡抚衙门内,李栖凤、尚可喜、耿继茂、巡抚董应魁、水师提督常进功等人齐聚一堂,商讨抗明对策。

整个广东最有权势的人都在这里了,加起来能量大得惊人。

李栖凤最近一个多月殚心竭虑,先为雷州战事忧虑,后为厦门海惨败发愁,显得非常憔悴。

尚可喜信上了佛,到哪里都带着一串念珠,不时念念有词,口口声声“阿弥陀佛”,像个出家人。

耿继茂则刚刚从潮汕回来,虽刚打了大败仗,脸上却看不出悲喜。

当年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并称东江镇三杰,在毛文龙麾下抗清得力,堪称猛将。毛文龙被杀后,东江镇在内讧中覆灭,三杰也相继降清。

他们当清军南下的急先锋,作为异族刽子手又打了十几年仗。孔有德已在桂林被李定国灭满门,剩下两支好不容易在广州安稳下来。

东江镇参与海贸是优良传统,毛文龙当权时就通过海贸筹集军费,养活几十万军民。在春暖花开,商贸兴盛的广州府,耿、尚两藩不重操旧业,赚下万贯家财,实在对不起这些年的辛苦。

耿继茂袭父靖南王爵,近几年和尚可喜一起,控制广州府商贸,挪用军舰走私,赚了不少钱。

厦门海战役,两广水师明哲保身,出工不出力,也是两人密议后得出的最佳策略。毕竟拼光两广战舰,以后走私就不方便了,还怎么赚钱?

达素召集五省水师,耿继茂就指示吴六奇派一批三流战舰去泉州,追随主力进击厦门。施琅、黄梧在厦门海拼命时,两广水师主力则游弋不前,在南线打擦边球。

这样战胜有功,战败也不能说一点力都没有出,非常保险。

后来见大势已去,两广水师早早开溜,保住了主力。现在福建和江浙水师全军覆没,两广水师一枝独秀,俨然已是一方巨擎。

这种结果,真是不幸中的万幸。耿继茂没有不满意,反而觉得有点庆幸。

吴三桂的待遇历历在目,东江镇出来的人,不会比关宁军出来的人笨。保住实力就是大爷,他自信自己不会受到任何处罚。

坐镇潮汕指挥的时间里,他又研究出一条赚钱的新路子,准备大干一场。

“伪帝朱由榔肆虐雷州,该如何进剿,请两位王爷示下。”李栖凤打破沉默,引出议题。

“伪帝不是走了吗?连一个小小的徐闻城都攻不下,有什么可担心的?”耿继茂气定神闲,满脸不屑,“不如想想怎么对付郑匪吧!”

“靖南王有新计划吗?还请赐教。”

“本藩提议拨款在潮州一带修炮台,加强韩江和沿海防卫。否则郑匪数百战舰一到,潮汕就危险了!”

李栖凤有些惊讶,耿藩不是一直主张多造战舰吗,怎么忽然改变思路,主张修炮台了?难道他已被郑成功吓破了胆?

造岸防炮台固然能大幅增加防御力,可再强的大炮,也不可能由潮州轰到厦门,更不能轰到安南。

“靖南王高见,”他应了句废话,不置可否,转头看向水师提督常进功,希望能得到一些新点子。

去年顺治听说伪帝在安南出现,和索尼、鳌拜、苏克哈萨、遏必隆等辅政大臣商议,决定设立广东水师提督一职,统领广东水师,以图对付伪帝。

常进功原只是宁台总兵官,不知走了什么路子,居然官升几级,拿到这个肥差。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现在是他表现的时候了。

常进功脸上忧心仲仲,提出深思熟虑后的意见:“为今之计,当以拱卫广州为重。下官以为应在虎门沙角修筑岸防炮台,扼守珠江口,震慑狮子洋。西岸的大角山也要修,东西水道都不可以轻视啊!”

“大角山上有妈祖庙,造炮台恐怕惊动神明……”巡抚董应魁立即反驳。

常进功拱拱手:“抚台大人高见,可是只造沙角炮台,确实无法封锁整个珠江口。到时海贼由西水道进珠江,可直逼广州城下,不可不防。”

“提督此言差矣,能封锁珠江口的位置不止一处。不如在虎门上横档岛修炮台,一岛足以扼守咽喉。对面的青头山没有庙,修三个、四个炮台都可以。如此遥相呼应,广州可安。”

最近董应魁亲自坐船到狮子洋勘探,对水文地势早就研究透彻。如果有人提沙角和大角山,他就提上横档岛和青头山。反之亦然。

总而言之,修炮台这个事情大有油水,绝不能坐视别人独吞。

“抚台大人高见。横档岛固然好,还是不如大角山好。大角山可以同时护住蕉门水道,可谓一炮两用,能为朝廷节省不少经费啊。”

“提督此言差矣,妈祖庙乃乡民祈福的地方,修炮台不但大煞风景,而且极易激起民愤。到时民情汹涌,出了乱子,本官可担待不起。”

“区区几个乡民又有何惧……”

最新小说: 三国:和貂蝉喝酒 玄德至水浒 开局村花来救驾,吾许你一个天下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大明:开局老朱为我号丧百天! 身穿汉末,助刘备三兴汉室 逍遥小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