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人,违反了国际法和战争惯例。这会严重损害帝国的声誉。”
“可是我们就是国际社会,首相大人,”陆军大臣约翰·冯·弗里德里希中将冷笑道,这位将军一向说话直来直去。“法国、奥地利和俄国,三个欧洲大国,足以代表国际社会了。其他小国的意见重要吗?”
“还有其他国家呢,难不成以后不搞外交了?”首相巴赫男爵皱眉,明显不愉快地说道。
他看着陆军大臣,心里有些担忧。现在奥地利军方的势力有些强大起来,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通过这几次战争,大量平民出身的军官因为军功被封为贵族,这些“新贵族”对皇帝忠诚,但也更加激进和好战。
巴赫男爵可不想让奥地利成为普鲁士那种容克军官集团掌控的国家。在普鲁士,军方势力过大,经常绑架政府的外交政策,这是很危险的。之前的普法战争,除了奥地利的搞鬼之外,普鲁士的军方小动作也不断,最终共同促成了战争爆发。
他瞥了一眼陆军大臣,然后把目光重新投向弗朗茨:
“陛下,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更严重。如果不宣而战,那么我们对英国地中海舰队的袭击就失去了突然性。英国人会立即进入战争状态。他们的舰队很可能会找个易守难攻的港口躲着,比如马耳他的瓦莱塔港,那里的防御工事非常坚固。到时候我们就不得不进行攻坚战,伤亡会非常大。”
“另外,”巴赫男爵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如果我们真的成功消灭了英国地中海舰队,英国势必会跟我们宣战。到那时,陛下,您准备怎么办?难道想要登陆英伦三岛吗?”
这个问题让房间里陷入了沉默。
弗朗茨心里想:我倒是想踏上不列颠岛,征服那个傲慢的日不落帝国,但现在好像确实不大可能。
但他嘴上说的是:“首相,你继续说。”
“是,陛下。”首相巴赫男爵看了看在座的其他内阁成员和副官,他摇摇头,叹了口气:
“大英帝国一直执行'两强标准'——就是说,英国海军的实力要超过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海军的总和。虽然这些年因为财政压力有些维持不住了,但英国的海军实力依然远超任何单一国家。”
“即使我们和法国联合舰队,消灭了地中海舰队,”巴赫男爵继续分析,“英国还有海峡舰队的15-18艘铁甲舰,还有后备舰队的15-20艘铁甲舰。他们可以迅速将这些力量集结起来。而我们的舰队在消灭地中海舰队的战斗中也必然会有损失。”
“更关键的是,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能够突破英国岛屿防御的画面。英吉利海峡狭窄,海况复杂,英国在沿岸部署了大量岸防炮台。他们的陆军虽然规模不大,但防守本土绝对足够。而我们要跨海作战,后勤补给将是巨大的挑战。”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些信息被消化,然后继续说:
“而且,如果我们不能登陆英国本土,无法迫使英国投降,那么这场战争就会拖很长时间。英国人可以靠着印度和其他殖民地吸血,他们的财政资源几乎是无穷的。他们可以封锁我们的海岸线,切断我们的海外贸易,消耗我们的经济。”
“到时候,更可能便宜的是俄国。”巴赫男爵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担忧,“因为俄国跟英国太远了,英国海军无法有效打击俄国。而且,俄国可以趁机对印度方向动手,从中亚和阿富汗边境向英属印度施压。英国将不得不分散力量应对俄国的威胁。”
“在陆地上消灭一个英国士兵远远比在海上击沉一艘英国军舰困难得多,”巴赫男爵继续说,“陛下,我们和法国严格意义上不是共进退的军事同盟盟友。我们只是在这次针对奥斯曼的战争中有共同利益,但长期战略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所以,我们两国之间还是有隔阂的。”
“在对英问题上,我们无法确切知道法国人的真实态度。”巴赫男爵说,“如果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如果法国人觉得代价太大,他们会不会单独和英国媾和,把我们抛弃?这是完全可能的。历史上这种事情发生过很多次。”
“更严重的问题是,”首相的声音变得更加凝重,“如果我们和法国、俄国联合对英国开战,其他欧洲国家会怎么反应?”
他掰着手指数道:“首先,普鲁士王国自然是对法国很恶心的。如果法国陷入对英战争,普鲁士很可能会趁火打劫,从背后捅法国一刀。”
“葡萄牙一直是英国的传统盟友,自从1386年的《温莎条约》以来就是如此,已经有五百年了。如果英国受到攻击,葡萄牙肯定会站在英国一边,至少提供海军基地和补给。”
“北方的斯堪的纳维亚联合王国,”巴赫男爵继续说,“最近也和伦敦走得很近。斯堪的纳维亚联合王国需要英国支持它对抗俄国在波罗的海的扩张。英国人给予他们大量低息贷款,让他们重建了战后的经济和工业生产。现在北方已经是米字旗的形状了。”
...
陆军大臣约翰·冯·弗里德里希中将这时候插话道:“首相大人,您的意思是说,这会演变成一场全面的欧洲大战吗?”
“很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