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做亏本买卖。
锦记粮铺已经是城里众多粮铺中买卖相较不错的一家,并非是官府在背后的扶持,而是因为锦记粮铺独有的低价木薯粉,招揽来更多地方贫苦百姓的青睐。
好比,一斗三合面的价钱就能买到两斗木薯面,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百姓,又怎会算不清这笔账目。
年东说:“我和年忠大致做了预算,铺子仓房的存粮,怕是抵不过一个月。大嫂,可需让老家那边给安排来。”
锦绣摇头浅笑,从账本,要是每回都请镖师来回走一趟,这笔买卖并不划算。”
年东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可是铺子已经开起来了,总不能没有粮食卖,要是等到庄子田地收成,恐怕也是不够的。
锦绣笑道:“这些年,梁家与玉商行一直有着紧密的合作,四哥已为锦记向玉商行东家打过招呼,你明日拿着这封信去一趟府城,将信交给玉商行的掌柜。”
年东听到这,先是好奇的抽出信纸看清里面的内容。
半晌,不由露出欣喜之色,但却转瞬即逝,“可是大嫂,咱们总不能每次都依靠玉商行的接济,次数多了,玉商行恐怕也是不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