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首辅大权在握的锐利。
“陛下,老臣愿弃骸骨,乞骸骨致仕归家,请陛下成全。”
温体仁嘴唇翕动,诉说着他这三年期间不知多少次提起的请求。
如今的大明崇祯一朝,朝堂之上的情况早已变了。
三年间,科举选官补充官员,新鲜血液不断涌入。
他这老臣,也确实到了该退的时候了。
而在这当下。
朝堂之上伴随着一批又一批新人的涌动,所谓的党派早已是被冲击得支离破碎。
朝堂之上或许还有着地域区分,但决然不可能形成党派一说。
朝堂上只有一个党,那便是帝党,便是大明党。
就连太子党,如今也绝对不被朱由检所允许。
“温阁老还是再多为我大明守几年,待到大清覆灭,朕便允了。”
朱由检看着眼前越发显露出苍老之态的温体仁,心里面虽也是有些于心不忍,但为了大明,也只好再苦一苦对方了。
谁让温体仁如今兼通文武、擅于平衡权力,再加上年岁已大,最能看清这大明的局势,总而言之一句话,温体仁太好用了,好用到别说朱由检,就连后宫之内住着的朱元璋,也都不太舍得放他走。
“陛、陛下……”
温体仁有些不太甘愿地还想再说。
“好了。”
朱由检难得地发了怒,“阁老还是先行下去,如今我大明离不开温阁老。怎么,难不成阁老今日还要让朕再继续为难吗?”
“微臣不敢。”
温体仁满是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后才悉悉索索地缓步离开了这乾清宫。
目送着温体仁的身影,朱由检的目光深邃而悠远。
他轻轻地敲击着眼前的檀木桌,心里面却也在想:这位温阁老的确是有些老了,也该往下再继续想一想接替之人了,可让他朱由检一时半会,也实在是不太能想得出能接管温体仁的更好人选。
不过还是有那么几人。
兵部尚书张凤翼、如今的吏部尚书杨嗣昌、还有那刑部尚书侯恂,包括户部尚书,也就这么几人。
只是这些人要么眼界不足,要么心中有贪念,要么还全是治世之才的范畴,比起温体仁,可实在是差了许多。
否则的话,朱由检也不会一直强留着温体仁到今时今日这种地步。
此时,大清这三年间的日子,可远不如大明。
蒙古各部巴不得一一反叛,而在大明边关之处,围绕着大清的四处堡垒越发坚固,到了今时今日,大清想在大明境内继续劫掠为生,已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