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泛起了涟漪。
对于前朝的事,她虽不参与,但或多或少也听闻过一些。
而在这后宫之中,以往旁的妃嫔只有巴结她的份,不过幸好,她也有能商量事的人,正是宫里的另外一位贵人、天启皇帝的皇后。
到了崇祯一朝,更是当今陛下朱由检的皇嫂。
张嫣张皇后。
张皇后在这宫里的地位非常特殊,必要时刻甚至能联络到一些前朝大臣,不过那是以前,现在绝不可能。
她若敢联络,便是大罪。
即便如此,昔日朱由检之所以能登上这帝位,张嫣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居功至伟,因此在后宫之中,无人敢欺辱她半分,自会让她安稳度日。
“姐姐,近些时日来……”
皇后周氏来到张嫣身前,将自己知晓的事情全数说出。
看着周氏几分魂不守舍的姿态,张嫣倒是看得极为通透,一番点拨过后,周氏面容一惊,但很快恢复如常。
“陛下也是为了国事罢了,更何况还是同我大明江山息息相关,莫说是陛下,就连太祖他老人家昔日在洪武朝时,为了拉拢蒙古部落,不也纳了好几个蒙古妃嫔吗?妹妹我又不是那般胸襟狭小、似民间妒妇之人。”
女子终究很注重名声,更何况是当朝皇后、一国之母,张嫣不方便说太多,所以此事还是得由皇后周氏去同朱由检解决。
目送周氏离开,张嫣一人闲来无事,便在庭院内四处走动,心里却有着几分不切实际的幻想:“若老祖宗是在天启朝前来,而非崇祯朝,或许我张嫣也不会落得此番局面。”
虽说她已是人间显贵,可终究是没了丈夫的寡妇,膝下更无子嗣,不然这帝位又怎能轮到朱由检?
以往所做之事,皆是为了大明江山,故而无能为力,若她张嫣有子嗣,或许这大明自会是另外一番光景才对。
……
几日之后,宫里的王承恩到大理寺宣读旨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盛京之事,蒙古八部之察哈尔部、科尔沁部、阿敏残部及其他部首领,深明大义,归顺我大明。
今时今日,特此亲封……”
之后便是对察哈尔部、阿敏残部及其余各部首领的封官,这代表着从今日起,他们便是大明的一份子。
宣读完这些,才轮到对大清王庭宗室的安置安排,最后才是压轴的重点,“亲封海兰珠为德妃娘娘,来日入宫,不得有误,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