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诱敌深入(3 / 4)

大理府,然而,沐英军人数虽有思伦法大军一半的兵力,却极为顽强。

整整七日时间,思伦法损兵折将将近八千人,愣是没有攻克大理府几处险要关隘,他这才感受到压力。

自己为何能获得那些土司势力的支持?还不是因为他连战连捷,如今大军受阻于云南府,各方土司都看着,若还是攻不下来,难免军心动摇。

又战了五日,思伦法终于获得了一些进展,但距离彻底攻陷大理府还远着。

十二天时间,思伦法麾下大军伤亡将近一万五千人,心疼得他的心都在颤抖。

思来想去,思伦法发了狠,提前传讯,命与他暗中勾结的各地土司动手,搅乱云南,他担心再耽搁下去,明廷的援军还没到,他的那些暗中盟友先变节。

三日后,大理城,夜。

沐英、冯诚、俄陶,以及沐春等将官齐聚一堂,气氛有些凝重,只有沐春诵读战报的声音响起。

“丽江府土司余孽叛乱,聚集一千私兵,发起暴乱,已经连续烧杀抢掠了两城。”

“楚雄府发生民乱,有两千余人聚集,进攻府衙、府库、粮仓,情况不妙。”

“武定府有盗匪忽然冒出来,大概也有千余人,战力不俗,已经败了当地官军。”

“曲靖府发生叛乱,府衙被攻陷,叛军正在朝着曲靖府其他城进发,当地官员求援!”

沐春一口气说了七八处叛乱,不是民变就是匪寇,要么就是明目张胆的叛军。

俄陶的额头渗了一层汗水,道:“侯爷,各地同时爆发乱子,多半是思伦法在暗中指使!”

沐英眉头微皱,他想过,主动让出蒙化府诱敌深入,会让很多蠢蠢欲动的当地势力冒头,但没想到会一下子冒出这么多来,若是不分兵平叛,恐怕会越闹越大。

“父帅,车里宣慰使刀坎送来紧急军报,称元江土知府那直,率领本部人马进攻车里,车里告急!”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冯诚忧心忡忡地说道:“看来那直已经与思伦法勾结,西平侯,当下该如何处置?”

沐英沉默了好一会儿,轻声道:“敌人比我们预想中的还要多,景春,回讯车里宣慰使刀坎,就说车里之忠义朝廷看得见,也会记住,然贼军势大,我云南官军主力与敌寇鏖战于大理府,无法给予他支援,他能守则守,若无法守备,便伺机撤往新化州,至楚雄府。”

冯诚暗暗咧嘴,提醒沐英道:“西平侯,若楚雄府再丢了,那云南府可就危险了……”

言下之意,让刀坎死守车里才是上策。

沐英摇了摇头,说道:“车里的兵将无法抗住两面的夹击,不如保留有生力量去楚雄,至于各地的叛乱,也要管,不过我大军在大理府仅能抽调出五千人,要平息各地叛乱难度不小,谁可胜任?”

众将闻言同时沉默,各地的叛乱加起来快十几处,虽然每一处叛乱人都不算多,但一个个去清剿的话,难度大、费力不讨好,还有陷入贼军围攻的风险。

最重要的是,一旦这五千人被剿灭,那云南腹地可就没有新的力量来对抗叛军,最终可能导致整个战场的崩盘,影响到大明对云南的掌控,这责任谁来担负?

见无人站出来,冯诚主动请命,道:“西平侯,我愿意领兵出征,清剿各地的叛军。”

冯诚主动请缨,然而沐英却不可能让冯诚离开,他一人镇守大理府,事情千头万绪,冯诚在可为臂助,冯诚不在恐有差池。

“冯都督重任在身,不可离开大理府,诸位谁愿意为我云南分忧,清剿叛乱?”

这时,沐春主动站出来,请命道:“父帅,我愿意领军出征,我对云南各地地势了解,对各地的关系更是一清二楚,由我出征再好不过。”

沐春才二十出头的年纪,让他独领一军出去,沐英不可能不担心,然而军情紧急,他又怎么能当着众将的面徇私?

“景春,丽江府贼寇势弱,可从丽江府开始清剿,对付贼寇不可掉以轻心,更不可随意相信他们,一切小心。”

“末将,领命!”沐春当即高声喊道。

沐英在担心,沐春却感觉到一阵热血沸腾,从十七岁开始,他便随着沐英征战,历经西番、云南等地,常为先锋,英武不凡,他早就想独领一军建立功勋,如今机会来了,沐春焉能不激动。

翌日,沐春便领兵五千,从大理府出发,先取丽江府,两日内荡平丽江府之贼寇,又从丽江府转进武定府,一天之内连续破敌三次,将贼军打得溃不成军。

从丽江府到武定府,又从武定府到云南府、楚雄府,沐春可谓连战连捷。

云南腹地的叛乱,接连被沐春平定,这令沐春的声望猛涨,也越发自信。

其间,沐英曾经给沐春写过一封信,让沐春不要操之过急,沐春如今已经做得很好,不如固守整顿兵力,等永昌侯大军抵达,再继续进攻。

然沐春少年意气,

最新小说: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天后吗? 三国之再世诸葛 娘子—媚乱天下 我去明末救义士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