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了出兵的事儿。”户部尚书郭允道点了点头,说道。
兵部尚书赵仁深以为然,说道:“陛下那关好过,但是那群勋贵武将不会甘心的,蓝玉、傅友德那群人会放弃立功的机会?诸公,除了上书递奏疏,咱们还得准备好与那群武夫好好地耍嘴皮子。”
刑部尚书开济笑了,道:“好啊,本官倒要看看蓝玉他们能说出什么道理来,无非就是‘朝廷脸面’、‘天朝威仪’翻来覆去地说,蓝玉身上的功勋不少,这次急着去出征,还不是想要立功晋升公爵?哼哼,想得美!”
工部尚书赵俊点了点头,道:“若再多一个公爵,那群武夫怕是要踩到我等头上来了。”
李信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话,道:“诸公,虽然吾等稳操胜券,但不可狂妄自大,该有的流程还是要有,安排些官员劝谏,再安排些官员上奏疏,吾等再上奏陛下,请陛下不要征伐麓川,损耗民脂民膏,到时候,蓝玉、傅友德等就算再主张出征,陛下也不会答应,哈哈哈哈哈!”
“李公所言不错!”几人都点了点头,李信府中的密谈,在一阵欢声笑语之中结束。
翌日,奉天殿,早朝。
朱元璋与群臣商议政务结束,都察院一御史言官便立刻站出来,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何事?”
“陛下,麓川山高路远,穷山恶水,大军出征劳民伤财,请陛下三思,万不可贸然动大军征麓川!”言官当即说道。
今日早朝议事的时候,朱元璋没有提起麓川,这让李信、刘仲质等官员更加坚信判断,朱皇帝果然不想出兵,这御史言官就是他们给朱元璋的台阶。
闻言,朱元璋的神态平和,微微颔首,道:“嗯,关于麓川之事,诸位爱卿谁还想说?一并说了吧。”
“陛下,麓川山高水险民风彪悍,征麓川将加重我大明百姓负担,却没有多少收益。”
“思伦法固然胆大包天,然劳师远征非明智之举,还请陛下三思。”
“我大明天朝上国有容人之量,不如让思伦法交出杀千户王升的凶手,我大明便宽恕思伦法。”
……
朱元璋认真地听着群臣的意见,没有丝毫发火的意思。
见火候差不多了,吏部尚书李信走出来,恭敬地行礼道:“陛下,诸位大人所言有理,我大明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应让百姓休养生息,当我大明国力强盛,自然可以威服四方,不战而屈人之兵,何须让大明精锐劳师远征?”
话音刚落,永昌侯蓝玉当即站了出来,有些恼怒的说道:“李尚书,不战而屈人之兵说得容易,如今景东被思伦法攻陷,拿什么让人屈服?而且云南其余的土司也都等着看我大明的动作,若我大明不出兵,选择息事宁人,恐怕他们会跟着思伦法一起反了!”
“呵呵!永昌侯这话实在是太过于危言耸听了,思伦法只是意外罢了,云南有西平侯镇守,其他土司安敢造反?”户部尚书郭允道冷笑着说道。
“郭尚书,你可去过云南?”蓝玉反问道。
“本官是没去过云南,你问问在场诸位大人,又有几个去过云南,难道没去过,就不能谈论此事了吗?”郭允道讥讽道。
“郭尚书没去过云南,不知道云南的情况,说出这种无知的话也是情有可原的,那些土司畏威不畏德,若我大明这次不出兵,我敢说,那群土司必反。”蓝玉再次说道。
听到这话,六部尚书顿时眼前一亮,这蓝玉实在是口无遮拦,在朝堂上说这话,简直是找死。
可惜还没等他们让人站出来弹劾,朱标就走了出来,对着蓝玉说道:“永昌侯,休要胡言!”
闻言,蓝玉这才醒悟了过来,自己刚才实在是太过于放肆了,幸好有太子提醒,他感激的看了朱标一眼,然后跪下对着朱元璋说道:“微臣刚刚只是紧张云南的局势,还请陛下恕罪!”
“起来吧!”朱元璋挥了挥手,并没有在意道:“永昌侯所言正是咱的想法,那些土司向来不把我大明放在眼里,今日投了,明日又叛,故咱决定这次一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让他们知道我大明不是前元,容不得他们放肆!”
朱元璋这话顿时让李信等人惊呆了,他们本来还想着朱元璋肯定不会想着出兵,自己等人正好给他一个台阶下,没想到仅过了一晚上,朱元璋就改变了想法。
“还请陛下深思,麓川山高水远,又没有多少耕地,且民风彪悍,我大明军队劳师远征,即使打下麓川,也没多少收益,最终徒费钱粮呀!”礼部尚书刘仲质当即站出来,反对道。
“谁说打下麓川没有多少收获的?”朱元璋却是反问道。
“啊!”这下子,不仅仅是文官,奉天殿内的武将也都呆愣住了。
他们虽然赞成出征,但也只是为了军功罢了,至于麓川那地方,他们也都听说过,山高林密,毒蛇猛兽出没,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连北边的蒙古草原都比那地方强,怎么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