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 第104章 科举,狂热的卫道士!

第104章 科举,狂热的卫道士!(2 / 3)

尺,魔高一丈。

考场上又出现了一种应对方式,“通关节”,具体来说,就是考官和考生事先约定好,在答题的文章中,加入特定字眼,作为暗号,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刘三吾身为本届主考官,若是有意寻私,自然能够决定要录取哪些考生,这种显而易见的偏私袒护,太容易被人发现,事后怕要招致祸端。

朱善说罢,吴伯宗和董伦也连连点头,劝说道:“事情不能做得太显眼,否则以陛下的脾气,当真干得出作废重考之事!”

三人轮番劝诫,才终于将刘三吾说服。

刘三吾叹了口气:“那便只录取少许别科考生,但必须保证,便是其他科的举子,也得是受孔孟之道教养的儒学生员。”

“这是自然!”见刘三吾松口,其他三人松了口气,连忙点头应下。

约定了大致计划,董伦又提醒道:“此次行动,我等还是要留心锦衣卫,毕竟这是恢复科举后的第一次大考,朝廷上下都盯着看,陛下也肯定会派锦衣卫严加防范。”

锦衣卫手眼通天,嗅觉极是敏锐,若是叫他们察觉出来,非但计划失败,他们几人也难得善终。

身死名灭那是最轻的处罚,搞得不好怕要被抄家灭族、剥皮实草了!

闻言,另外两名大学士脸色一紧,显然因联想到锦衣卫而心生恐惧,唯独刘三吾一脸狂热,似不惧怕锦衣卫一般,将手一端,一脸大无畏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为了我儒家中兴,为了咱后世子孙仍能受圣人之学熏养,我等必须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此刻的他好似个虔诚无比的卫道士!

自南宋灭亡,儒家地位一落千丈,尤其在元朝统治期间,儒生的地位与乞丐相当,已成了社会最底层。

是时,孔孟之道如风中残烛,眼看要彻底熄灭。

好在,元朝并不长命,很快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汉人重新掌握政权。

趁着元明鼎革之际,儒家重新登堂入室,占据了朝堂,也趁机缓过气,开始步入正轨。

可就在儒家众人摩拳擦掌,准备重塑荣光时,变故又出现了。

大明天子朱元璋,这是个对儒家充满敌意的君王,他先是将科举停办十多年,如今重启科举后,又闹出一场“分科取士”,这显然是在削弱儒家势力。

一想到算学、工学等偏门杂科也能登堂入室,和儒学相提并论时,几人恨得牙根发痒,他们这次要彻底刹住这股歪风邪气,叫天子知道,唯有儒家才是治理大明的最优选择。

为刘三吾的大无畏精神感染,其余三人也是一脸戚戚,凑上前来,攥着拳头各自鼓劲,附和起来。

“为了儒家道统,咱们做一回先驱又何妨?”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此番勿要一举成功,叫世人看清我儒家能耐,叫那些旁门左道知晓,科举并非他们能轻易染指的!”

助威声中,四人面色激昂,彼此把臂盟誓。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科举!

……

春寒料峭,二月的应天城仍是寒风萧萧,然而夫子庙旁的贡院门口,此刻热闹非凡。

一个个士子们顶着寒意,搓手哈着热气,候在这贡院门口,有人说笑,有人祈祷,有人暗自鼓劲。

但无论做何姿态,所有人的脸上,全洋溢着期待渴盼。

毕竟,今日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熬过这次鲤鱼跃龙门的人生大考,他们便能迈入仕途,成为人上人。

十年寒窗,只为今朝,在这官本位的年代,考上科举便是人生升华,尤其此次科举,是朝廷停办十多年后,重新启动后的第一次科考。

积攒了十年的渴盼,终在今日付诸兑现,谁人能不激动?

此刻贡院大门尚未打开,科考还没开启,士子们却早已等候多时。

众人围聚在一起,一面翘首以盼,一面互相道贺打气。

“陈兄才高八斗,今日怕要一举夺魁,将来飞黄腾达之日,可莫忘了兄弟我等!”

“哪里哪里,李兄家学渊博,文才斐然,有头甲之姿,这次科考,还望李兄手下留情!”

“他日高中,你我皆是同榜进士,彼此可要念这情分。”

“那是自然!”

一声声恭维吹捧中,贡院大门“吱丫”一声打开,门内走出一干官员役吏来。

门外吵嚷倏然休止,所有人望向门口,个个神情激动。

“诸生肃静,准备入场!”

随着督考官员的一声呐喊,众人心绪被揪起,赶忙肃正身子,提着考箱,准备进入考场。

宣读完考场规纪后,考官一声令下,正式放考,所有人依次通过门口的入场检查,迈入考场大门。

洪武十八年的科举考试,正式拉开了帷幕。

门外考生们正在排队进场,而贡院之

最新小说: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娘子—媚乱天下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我去明末救义士 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天后吗? 三国之再世诸葛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