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小羽神情自若,将余下的“志愿者”挨个检查一遍。
除了嫪毐一个大逆,其余都是大秦“顺臣”。
是顺臣,不一定是忠臣、贤臣。
这也不奇怪,除了嫪毐是被赶鸭子上架,其他人都是真正的志愿者。
自己心里想什么,肯定有点逼数。
“诸位感觉如何?我的‘天眼辨顺逆’可灵验?”小羽笑盈盈问道。
“此乃定国安邦之神技!”尉缭子慨叹道。
赢子婴本该很亢奋,要大肆称颂“天眼辨顺逆”一番。
可刚刚的经历,让他“消沉”了许多:内心激动忐忑,却被形势所迫,必须得低调消沉。
嫪毐眸光一闪,问道:“没有赢氏宗族借龙气,只凭咸阳城内天然的地煞龙气,应该没这么强的灵性。也能辨认‘忠奸’?”
小羽正色道:“我的这门天师道技法名叫‘天眼辨顺逆’。
只能辨别顺与逆,无法辨别忠奸、贤愚。
假设有一贤臣,敢言直谏,忠贞体国,结果不被皇帝信任,他可能愤愤辞官,心中怨上皇帝,对大秦也凉了心。
这种人应该算忠臣、贤臣,可龙气与他的人气相互排斥。
在我的天眼之下,他便算是‘叛逆’。
大臣如此,百姓更是如此。
百姓被某些官员欺压了,或者因为朝廷的某些政策,吃了大苦头,甚至家破人亡,他恨天恨地,恨朝廷,也是天眼中的叛逆。
若有奸佞,他在朝中窃居高位,心里十分清楚,自己今日拥有的一切,都来自君主的恩赐,来自大秦朝廷。
哪怕他专门干祸国殃民之事,没了他,大秦会更好。
在我的天眼中,他却是‘顺臣’。”
嫪毐挺直腰杆子,面带笑容,环顾左右,大声道:“羽天师此言,甚是有理!顺臣不等于忠臣、良臣。
‘逆臣’不叛,反而可能是大贤臣。
只因在朝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心里委屈呀!”
尉缭子没好气道:“你一个幸臣,从街头青皮一举成为拥有封国的大王,还有什么好委屈的?”
嫪毐急忙道:“国尉大人,朝堂之上我们就事论事,只讨论羽天师的‘天眼辨顺逆’,并非本王叫屈。本王与诸位一样,皆为顺臣。”
右丞相冯去疾瞥了他一眼,问道:“羽天师,你的天眼能看多远?”
“能一眼看尽咸阳城。”小羽感慨道:“我飞上数百丈高的天空,一眼望过去,咸阳城红了!
每个红点代表一个叛逆,全城都染红了。
君如舟,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要逆转民心,避免大秦这艘神舟翻船,全靠朝中衮衮诸公啦!”
冯去疾拿眼去瞥龙椅上的太后,轻轻叹了口气,闭上嘴巴,不再询问。
太后有些恼怒:你看朕干啥?全城叛逆,是朕的错吗?
还有羽凤仙,你可是朕册封的天师,怎么净说些含沙射影的大逆之言?
嫪毐也对羽天师的“不识时务”很不满。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