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你烧杀抢掠,难道不能低调一点
果然文人带兵没啥经验,这点小事都没顾虑到
但王守仁带兵似乎真的就是不管不顾,要的就是把阵仗尽量往大了搞,好像是在虚张声势,但又好像是真有那实力,故意把鞑靼人吸引过来,完成预期中的战略决战。
这可苦了本来就是背井离乡,离开阴山之南生存地的土默特部族人。
本来就是冬天,他们应该待在南方,靠着阴山的庇护,休养生息,等待来年春暖开时节的到来,甚至还可以集结人马,去骚扰大明的边关,抢掠大明的人畜,让大明处处燃起烽烟,士兵疲于应付。
谁曾想,大明边军竟然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来抢他们!
来势汹汹,即便土默特部的骑兵组织了几次反击,都徒劳无功。
王守仁带兵上来就打出绝对的气势,可以说完全压制了土默特部的骑兵,再加上土默特骑兵对大明的火器威力捉摸不透,导致大多数的士兵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天塌了,应该让守在后方的士兵和牧民顶着。
你们的妻儿老小都在营地另一侧,那你们自己去冲杀,我们想的是把自家的女人和孩子,还有牲口顺利转移走。
老弱病残先上,你们得为族人做出贡献,不然白养活你们这么多年
因为大明士兵来势汹汹,再加上鞑靼人也的确无险可守,这导致土默特部内部产生了极大的分歧,不同族群、不同派系间都只顾着自家的情况,根本无法顾全大局。
王守仁则一路带着人马往最远处冲杀而去。
沿途只做简单的杀掠,随后就是放火,造成更大的声势,然后一股脑儿往看起来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杀去,抵达后便是一番杀戮、纵火……再追击和驱赶……等于说不断给后方增援而来的明军创造条件。
朱晖领兵跟在后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觉得很不可思议。
他对着身边正在抢掠的士兵道:“干嘛干嘛,这时候还在乎财货赶紧往前冲!那位王先生已经冲远了!真他娘的邪门,愣是用两千人,打出两万人的气势!那小子从一个方向杀过去,竟让人觉得是用一千人对鞑靼几万人形成合围他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一旁的裨将苏六道:“小公爷,您还没看出来吗这位爷是有大本事的……难怪连王军门都对他推崇有加,让他来协助咱作战。”
“谁说他是来协助咱的”
朱晖道,“他是来差遣咱的,得,听令行事!一切都按他说的来!有本事的人,在哪儿都应该得到尊重。
“为了军功,咱虚心一些为好。”
……
……
当王越追出阴山后,方才得悉王守仁带兵与土默特部决战的消息。
此时的他,好似突然苍老了几十岁,面对一众随他进入草原的将领,他没避讳什么,感慨地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来我老了,已经不足以承担起九边与外夷交战的差事。”
一旁的副总兵许贸道:“王军门,就算前面的小公爷和那位王先生再骁勇,也是您提点得好,您才是全局掌控者……我等愿意听您从的号令行事。”
王越叹息道:“很多情况,我无法与你们解释清楚,但在我看来,王伯安的本领应该不在我之下,他能领兵北上,在数倍于己的外夷骑兵面前,能做到丝毫不惧,领兵北上,在遭遇鞑靼本部人马南下时,又与之交锋拉扯,这勇气实乃常人所不及。”
这就涉及到王守仁先前所用战术。
在场的将领其实对王守仁取得的成绩,也是一知半解,他们甚至不知初步点算王守仁取得多少斩获。
他们只知道,王守仁跟朱晖配合,带兵追击两天两夜,遇到土默特部的营地,发动突然袭击,然后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马上传我号令,让保国公北上,不用再镇守阴山豁口……眼下鞑靼主力已开始集结,都在我们的北边……如果有机会的话,这将是对鞑靼的最后一战!”
王越高声吩咐。
随后他又对在场之人道:“尔等与我一同北上,与鞑靼小王子展开对决,此战若是能功成,诸位必定名垂青史。若不胜,我等将无面目回去面对陛下和朝中人。此乃关系我等军人荣誉之战。”
众人齐声道:“愿与外夷死战到底,绝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