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陌路征途
大明中军开始折道往北。
一直到中午,鞑靼骑兵那边似乎都没什么动作,适当向东退却后,就停滞不前,似乎正在观望。
不过等他们发现大明中军往北行进的速度在加快,甚至慢慢变成了急行军,似乎是要完成某种追赶,又接连派出两路轻骑往北驰援,惊惧之下鞑靼兵马也开始分兵,一部分向北进发,另一路则向南绕道,似乎要抄明军后路。
黄昏时分。
明军向北走了二十里路左右,与北进的鞑靼兵马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在三十里上下。
朱永在探查到消息后,惊叹于王守仁毒辣的眼光和王越对整个战局的把控,赶紧到王越的中军帐询问下一步动向。
“军门,果然如您所料。”
朱永道,“鞑靼人并不是避战,而只是想连续不断地牵扯我们!看来北边的确有他们不想让咱们面对的东西。”
此时的朱永,并不能轻易下定论说北边一定就会有土默特部正在迁移的部族妇孺老弱和牲畜。
王越道:“从这里往北,没办法直接翻越山岭,得走岔口,因此咱还得往西走二十多里再调头……然后从岔口一路往北,再走个六七十里,大概就能追上前军!也不知伯安和东旸他们是否发现了鞑靼人迁移人马的踪迹。”
朱永抱拳:“末将愿意领兵两千,先去驰援。”
“不用了。”
王越摆手道,“本官已派了两路各五百骑兵,先行到前面探路。今晚可能得行军到半夜……两三日内,将士们不会得到太多休整时间。你要尽量安抚军中将士的情绪,这个时候不能出丝毫差错。”
朱永苦着脸道:“现在的行军,条件的确是艰苦了些……傍晚时我看天色不太好,问过引路的向导,他们说,北方飘来大量乌云,按照这形势发展下去,今晚到明天早上很可能会落下一场雨雪。”
王越叹息道:“最好是雪。要是雨水的话……将士们怕是承受不住!天已经很冷了!”
既要行军,还要在冰点的气温下承受冰雨的袭击,对将士来说无异于一场巨大的灾难。
朱永道:“问过向导了,他们说,这天气,降下来什么都属于正常情况。”
“唉!”
王越叹息道,“希望老天爷帮我们一把,最好只是下雪!但无论怎样,此行总要有所斩获才是。”
朱永眼前一亮,他算是听出来了,其实王越对于张家父子画的“平定草原”的大饼,并没那么信任。
可以说,王越这个人还是非常务实的,他希望的就是通过击杀和俘虏鞑子,把曾经的威宁伯爵位给夺出来,拿到世券,把爵位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至于什么平定草原……那只是高呼口号,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为自己赚取名声。
“保国公,你负责引兵在后,随时观察后方尾随来的鞑靼人的反应。”
王越下令,“谨防鞑靼轻骑,利用其机动性,发起突然袭击。”
虽然朱永不太想留守后方,但想到自己的儿子已配合王守仁在前开路,甚至有可能追上土默特部正在迁移中的牧民,有机会建功立业,抢个天大的功劳,他这个做父亲的就必须得服务于大局。
王越在应对他父子上可说是用心良苦。
虽然这个安排是在防止朱永获取军功,却是对他们父子一拉一踩,让人挑不出丝毫毛病来。
找总兵官带兵殿后,以防备目前尾随而来、仅存威胁的鞑靼武装来袭,这不是应该的吗就你想建功立业
别人都不想
……
……
当晚,明军一路急行军。
入夜后,天空阴云密布,看不到任何星月。
与之前在河套翻越阴山时不同,那时候雪下得很温柔,几乎没什么伤害性,满是“三军过后尽欢颜”的豪迈与喜悦。
但眼下北方吹来的狂风呼啸而过,山峦被锋利的劲风摩擦,发出凄厉的嗡鸣声,大地似乎都在猛烈颤抖,每个明军官兵都感受到了陌生环境下仓皇行军所带来的未知和恐惧。
看到这里,许多人对于阴山和河套的概念依然模糊,这里便解释一下。
河套地区一般是指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包括银川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分属后世的宁夏、内蒙古、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