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太子最近怎样了”
周太后忍不住问道,“他过来请安的时候,来去都匆匆忙忙,哀家也没细问。你最近对他可有留心他做事是否趁你心意”
朱见深想了想,回道:“儿最近并未特别留意他。大概……还是原来那样子吧,不过似乎变得成熟稳重了许多,朝中不少事能见到他的身影。”
周太后笑着道:“父子间到底血脉相连,那孩子孝顺是真孝顺,若是再多办点事,性子更稳重一些,或能替你分忧不少。
“话说这朝中事务,最值得信任的还是血脉至亲,外人始终还是隔着一层肚皮,不知他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是。”
朱见深听了并没有太当回事,犹豫了一下,终归还是鼓起勇气提出请求,“母后,这趟儿过来,想借您的琉璃宝镜一用。”
“哦”
周太后很好奇。
朱见深面色尴尬,竟忍不住挠了挠头,解释道:“是这样的,儿平常对着铜镜,看不出眼睛里的颜色,覃昌他们总说,儿的眼白已没有先前那么黄了,听多了这种话,也不知他们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于是儿便想用您的镜子,对着光好好验证一番。”
“呵呵,这是好事。”
周太后眉开眼笑,抓过朱见深的手,轻轻拍了拍儿子的手背,颔首道,“吾儿这是在意自己的身体,对咱皇室而言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既然吾儿有需求,为娘岂能专享此宝物来人啊,去将镜子取来,让吾儿带回去。”“母后,儿不是这意思。”朱见深连忙道,“儿不想夺母亲所好,母亲平常使用的东西,儿岂能带走”
“你看看你,一个镜子而已,平常为娘用铜镜也可,没那么精细。倒是你,平常对着镜子看看,对你病情恢复信心方面大有助益。”
只要能为儿子好,周太后从不吝啬,她知道自己的权威和荣华富贵来自于谁。
就算孙子对她也很好,但到底中间隔了一辈,再孝顺能有亲儿子孝顺
朱见深道:“那儿用过后,就给母后送回来。”
“不用不用,为娘再去找太子夫妇要一面回来便可。”
周太后慈眉善目道。
“……”
朱见深不由一阵无语。
你这个当奶奶的真有长辈风范,东西被你儿子拿走了,转眼你就跑去跟你孙子要
关键是……
他们还有吗
“老祖宗,镜子拿来了。”
常侍太监把银镜捧了过来。
“给皇帝吧。”
周太后一抬手,待银镜送到朱见深手里后,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沉声道,“吾儿,为娘希望你的病能快些痊愈,大明少不了你。
“你看看现在国运昌隆,四海升平,天灾人祸全都消失不见了,这就是你的功劳。要是没了你,朝廷出什么乱子,咱对不起列祖列宗,知道吗”
“母后提醒得是,儿一定好好养病。”
朱见深情真意切地看着母亲,无比动情地说道。
……
……
朱见深带着银镜走了。
回到乾清宫后,朱见深对着镜子,越看越喜欢,这关乎他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病情变化,一时间竟爱不释手。
毕竟得过肝病的人,尤其是肝硬化后,黄疸症状几乎是无法更变的,没事看看自己的眼白的黄色是否变浅,几乎成了病人的日常,朱见深也不例外。
而周太后这边,视若珍宝的镜子被人拿走,就算是亲儿子,她心里也空落落的,好像生命中一个重要的东西正离她而去。
皇帝那边珍藏的贡品多不胜数,而她这个太后一年到头也得不到多少好物件儿,平常偶尔获取一些金银玉器什么的,她就稀罕得不得了,常拿出来把玩,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块琉璃镜,却送给儿子……
那种滋味,不好受啊!
这天德清和永康两个小公主前来向周太后请安,嚷嚷着要看镜子。
周太后面色不善,喝斥道:“小丫头片子不学好,年纪不大怎有那么多爱靓的心思等长大后再面对镜子臭美也不迟!”
以往周太后并不会跟小辈置气。
但这次她实在忍不住。
因为小孙女跟她要的东西,她自己都没了,想想就不得劲儿。
德清公主赶紧认错:“皇祖母莫要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