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丹洋。突然,多多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一旁的老姨兴奋地喊道:“哎呀,这是孩子自打出生以来第一次笑!” 姥姥停下手中包饺子的动作,石添妈妈也站起身来,大家围拢过来。石添妈妈看着丹洋怀里的孩子,心里不禁泛起一丝暖意,心想:这姑娘和孩子还挺有缘分。
丹洋怀抱着多多,感受着小家伙那纯真无邪的笑容所带来的温暖,原本紧紧揪着的心也逐渐放松下来。多多的笑,驱散了丹洋心中积聚的紧张与忐忑。她低头看着怀中的宝宝,又抬眼环顾四周,一种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她开始相信自己与石添的家人之间仿佛真的存在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缘分。这种感觉,让她对这次见家长瞬间有了满满的信心,她挺直了腰杆,眼神中多了几分从容。
姥姥一边麻利地解下围裙,一边对石添说道:“添儿呀,我跟你妈开始煮饺子了,你把餐桌上的面盆儿和菜板儿收拾一下,准备吃饭了。” 说着,她和石添妈妈各自端起一盖帘儿饺子走向厨房。石添应了一声,立刻开始动手收拾。丹洋见状,小心翼翼地把多多慢慢交还给老姨,随后毫不犹豫地卷起袖子,就要上前帮忙。石添察觉到丹洋的举动,连忙抬起头,眼中满是温柔,轻声说道:“你坐着就行了,我来吧。”
一旁的老姨也笑着对丹洋说:“姑娘,你今天是客人,啥都不许干,等你下次来了就不是客人了,到时你再干!” 老姨的语气亲切自然,带着浓浓的关怀。丹洋听了这话,心中猛地一暖,脸颊微微泛起红晕。她暗自思忖,这是不是意味着老姨已经在心里把她当作自家人了呢?这个念头让她欣喜不已,觉得这无疑是个极好的兆头。
石添一边用抹布擦拭着桌子,一边微微低着头,不自觉抿着嘴笑。他能感受到丹洋与家人之间那渐渐融洽的氛围,心中满是欢喜。他知道,老姨看来很喜欢她,今天的见面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这,正是他一直所期待的 。
多多似乎真的很懂事,在丹洋将她交还给老姨后不久,便在老姨轻柔的摇晃中渐渐睡着了。老姨蹑手蹑脚地走向卧室,将多多小心翼翼地放在小床里,动作轻缓得生怕弄出一丝声响惊醒了这个小宝贝。
待老姨从卧室走出来,她满脸笑意地走向丹洋,热情地招呼道:“姑娘,来,挨着我坐下等着吃饭。” 丹洋回以微笑,大方地坐了下来。此时,客厅里弥漫着煮饺子的湿气,混合着温馨的氛围,让丹洋愈发放松自在。
丹洋微微侧头,看向老姨,想找些话题和老姨能熟络一些,便轻声询问道:“老姨,生孩子是不是特别疼呀?您当时是不是特别辛苦?” 她的眼神里满是好奇与关切。老姨笑着回答:“哎呀,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呀,不过等看到孩子平安出生,一切都值了。” 说到这儿,老姨顿了顿,目光带着一丝调侃,看向旁边正在摆椅子的石添,接着说:“将来等你生孩子的时候就知道了 。”
石添听到老姨这话,脸上浮现出一抹羞涩的笑容,他挠了挠头,笑着不说话,手上摆椅子的动作也不自觉加快了些。丹洋则是脸一下子就红了,像是熟透的番茄,她微微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难为情地说:“瞧老姨说的。” 说着,目光不自觉也转向了石添,那娇羞的模样,活脱脱一个陷入甜蜜憧憬的少女。
就在这时,厨房传来石添妈妈的声音:“饺子马上出锅啦!” 众人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去,丹洋心中满是对这顿家庭聚餐的期待,她知道,今天与石添家人的相处,正一点点拉近她与石添未来的距离 。
饺子一盘盘热气腾腾地出锅。石添妈妈和姥姥端着最后一盘饺子稳稳地放在餐桌中央,此时,家里人纷纷围拢过来,在餐桌前依次坐定。
姥姥满脸笑意,率先开口,对着丹洋热情地介绍起今天包的饺子:“闺女呀,在我们老家,待客的最高规格就是饺子,今天你能来,我们全家都高兴,你就当这是回了自己家一样。” 姥姥稍作停顿,接着说道,“其中一样馅儿,取了个谐音,猪肉茴香。” 姥姥特意强调 “茴香” 二字,眼中满是期许。丹洋一听,心里顿时涌起一阵感动,她明白,姥姥这是在表达对她的接纳与喜爱,“茴香” 寓意着 “回乡”,是希望她常来,把这儿当自己家。
丹洋眼眶微微泛红,她立刻站起身,身姿挺拔,脸上挂着大方且真诚的笑容,对着姥姥和石添妈妈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声音真挚而诚恳:“感谢咱们家人今天的款待,我真的很感动!” 她的话语里饱含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老姨见状,赶忙伸出手,轻轻把丹洋按回椅子上,笑着嗔怪道:“都是家里人,别整得这么客气。” 老姨的语气亲切自然,就像对待自家闺女一般。
之后,石添妈妈也开了口,语气轻柔,带着几分关切:“怕你们南方孩子没吃过茴香,要是吃不惯的话,还给你包了猪肉大葱馅儿。” 石添妈妈的眼神里满是温和,她的细心周到让丹洋心里又是一暖。丹洋连忙说道:“阿姨,谢谢您,我都爱吃。” 说着,她的目光扫过石添,两人相视一笑,石添眼中满是对丹洋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