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而且……燕王那,我锦衣卫的人手很难完全渗透进去,燕王甚是谨慎,臣很难知道燕王在做些什么。”
“只是听他下人说,燕王喜欢经常待在书房。”
朱骥继续说道。
其实他这是变相的夸燕王,朱骥虽然和燕王朱见清交情不深,但众多皇子里,他其实最看好的就是朱见清。
最开始他注意到朱见清,还是因为“燕王”这个王号,毕竟这个王号在大明实在过于特殊,陛下可能也是因为朱见清出生老四,便胡乱给了这个王号。
朱骥观察一段时间朱见清后,发现他还是真配得上这个王号。
而太子……朱骥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是孤臣,他若是敢和太子交情深了,不是等着被陛下杀死吗?
要知道自古以来的宫廷权利斗争,要么是君权和相权相争,要么便是君权和储君权相争。
朱骥说完后,低着头,不敢看朱祁铄的脸色。
卢忠也是如此。
二人心思细腻,都隐约猜到了陛下的想法。
“老四啊……莫非出身老四的人,还真比老大更有帝王之相?”
朱祁铄知道朱骥在为燕王朱见清说话,没有在意,摸了摸下巴,沉思着说话。
历史上一些极为有名气的帝王,比如齐桓公公子小白、汉文帝刘恒、汉明帝刘庄等等,都是极为有作为的君主,再加上本朝的太宗朱棣。
等等,好像朕也是老四,朱祁镇是大哥,朱祁铄是二哥,还有个三哥夭折了,朕是老四。
卢忠和朱骥都不敢接这话,这种话皇帝说说就可以了,他们可不敢说。
“传朕旨意,让楚王进内阁吧,燕王……燕王便同时主观锦衣卫和西方两部。”
“至于太子,朕这些日子的奏折,便都交给他批吧,批完后再给朕看就行了。”
朱祁铄思考了后,下达了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指令。
就算是卢忠和朱骥两个常年在朱祁铄身边的宠臣,此刻也不知道朱祁铄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
……
弹幕——
“后世的史学研究,对这一段的历史分析是很严谨的,你们不知道,我们知道啊!”
“笑死,经典的皇帝已经选择了燕王做储君,但是又怕他胜任不了,所以强行给他制造了楚王这个敌人。”
“可怜的楚王,从他[半场开香槟]那里开始,他便被中祖放弃了,成为了一颗历练别人[如何做好一个合格君主]的棋子。”
“不过这个时候中祖他还是对太子寄予厚望的,似乎并不想放弃太子,还让他批奏折。”
“中祖毕竟是个晚婚晚育的,儿子也来得晚,对一个儿子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可惜啊,给你机会不中用啊老弟。”
……
天幕——
【弹幕说的没错,当时中祖的想法,大概率的确是如此的】
【毕竟中祖是一个极度重情的人】
【他真的对太子朱见泽是谆谆教诲,而燕王朱见清,其实中祖以前并没有那么关注他】
【至于为什么给朱见清“燕王”这个王号,可能只是中祖想起来朱棣也是老四,于是也就随手给了】
【废黜的,又看太子是如何走上造反之路的】
……
现世·大明·奉天殿——
朱祁铄猛地从皇位站起来,他听到了什么,他的太子竟然造反了!
他……竟然也和李世民一样,逼得太子造反了吗?
群臣也是一惊。
他们是见过狠人,但你太子朱见泽是狼灭啊。
扶苏若是造始皇帝的反,他们也可以理解,毕竟手握三十万大军,将军还是自己亲信;成功率还是有一点的;
刘据造汉武帝的反,那是没办法了,以为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其实死了,别人要假传圣旨杀他,所以直接拼一把,并且他的成功率还非常高,拿着太子宫符节和皇后符节调动了许多士兵,若不是二五仔任安,这个卫青提拔上来的将军背叛刘据,说不定还真成功了;
李承乾要造李世民的反,那也是没办法了,搏一搏他才有可能登基,主要是确实有一丝的可能性成功;
你朱见泽造反???
不是兄弟。
你父皇是什么人?
古往今来的第一个以皇室嫡系的身份重振山河的,将世界推动到全球化的,将华夏的领土推到空前绝后的。
先不说你有没有兵权,你的父皇,民心有多少你不清楚吗?别人振臂一呼整个大明的百姓就都是他的兵。
你一个太子,怎么敢的啊?
群臣一愣后,发现他们的陛下脸色不好,心情很差,连忙安慰:
“陛下,事情还未发生,未来若是如此,还是可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