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又是数封圣旨传来,意思基本接近,都是让沐璘少造杀孽。
可沐璘却没有理会,只是更加急促地催促大军杀伐。
大明国内,大儒们见沐璘竟然公然抗旨,竟将这消息传到民间。
大明的民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镇南王,连敌国的小孩都不放过。
可他们也不看看,都是敌国了,那自然所有人都是敌人。
记得上一次,有如此血腥的亡国的,还是蒙古帝国灭亡西夏国,那野史据说,还是因为西夏国的妃子把成吉思汗给咬死了……
所以蒙古帝国才会如此报复。
人们纷纷上街,要求反战,更是斥责沐璘仗着功劳公然抗旨,指责沐璘“莫非要造反不成?”
又是连续的几封斥责沐璘的圣旨。
可在沐璘的眼中,这几封圣旨的含义,却是催促他更快一些,陛下……也有些顶不住国内的压力了……
沐璘露出疑惑,他感觉这次的博弈,好像不全是他和陛下的博弈,陛下……好像就是非常恨这个倭国,誓必要将其断子绝孙……
“传本王之令,加快杀伐!”沐璘召来亲信,下达最高军事指令。
大明的将士们都动了起来,杀得更加兴奋。
数月后,倭国亡国,寸草不生。
消息传回大明,举国震惊。
大家都斥责沐璘是屠夫,违法人性,一些大儒,更是把沐璘开除了人籍。
“沐璘!人之初,性本善!我大明明明可以教化蛮夷,你竟然如此草菅人命!”
沐璘的名声彻底在民间臭了,大家都不喜欢这样一个人屠。
朱祁铄下旨,让孟怀安接管沐璘的所有兵权。
回大明的路上——
几人骑着马,沐璘和孟怀安并排走着,其他一些副将统领落后半个身位。
孟怀安长长叹了口气,看着一脸轻松的沐璘,调侃道,为他有些担忧:
“镇南王,你的名声,可是要遗臭万年了,你竟然还笑得出来。”
沐璘一笑:“其实本来我也笑出来的。”
“哦?”
“这次的战争,你不觉得这个倭国的战斗力极强吗?比以往遇到的任何敌人都强,假以时日,必定成为我大明心腹大患,而且这个倭国,极为冷血,毫无人性,到时候,我大明若是想战胜倭国,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现在付出如此小的代价,以及牺牲掉我一个人的名声,灭了一个未来强大又冷血的敌人,难道不值得高兴?”
沐璘对孟怀安耐心解释,他一旁的那些亲信,也是皱着眉,他们知道这次的战争,确实阻力极大。
孟怀安沉思,越想越觉得沐璘说的有道理。
西门腾此刻也不抱怨陛下要他们的王爷做出这种事了,他现在是真觉得从物理上消灭倭国是正确的选择:
“未来这个倭国若是统一,以他们的冷血,我大明的百姓,不知道要死多少,昔日隋炀帝征战高句丽的时候,他们的国王残忍至极,将我华夏的将士们筑成[京观]。”
“之前倭国的倭寇,在我大明沿海,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开始我也认为,倭国可以教化,可一场战争下来,为了大明子民未来的和平,这个倭国必须被灭了。”
孟怀安继续沉思,众人没有再搭话,良久后,孟怀安开口说话:
“你们说得对,这个倭国,必须被灭。”
“唉,但是国内的百姓,还有那群大儒,可不会放过你们啊,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沐璘摆摆手,坐在战马上,打了个哈欠,伸个懒腰:
“反正陛下顶多训斥本王一顿,顶多就是罚个几年俸禄呗,本王无所谓。”
“为大明解决了如此祸患,被骂就被骂吧。”
“毕竟现在倭国已经灭亡了,谁也不能证明,继续发展生存后的倭国,是不是真的会对咱们大明造成祸害,不是吗?”
“至于大儒……”
沐璘冷笑。
“当年本王就劝陛下,少让那群腐儒接触太子殿下,陛下觉得无所谓,说身为储君,若是能够被儒家思想洗脑,那也不配储君了。”
“现在好了,太子殿下真被儒家思想洗脑,本王真是服了,但凡太子意识到儒家只不过法家的一层仁慈的[皮],懂得御下,本王也不必如此自污以求自保。”
“儒皮法骨、儒皮法骨,太子怎么就不懂呢,简单来说,儒家不过遮羞布,真正治理天下,还得用法家。”
对于这番话,孟怀安倒是没接了,他尴尬笑了笑。
他们孟家和太子交好,不利于太子的话,他自然不会接。
只是,孟怀安也有些担忧,听沐璘的意思,陛下不会动了换太子的心思吧。
“驾!全军加速前进!陛下说了,在顺天府给全军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