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核心的几人,在商议着军事行动。
主要是现在,距离前线的情报已经过去了好多天,他们不知道前线的战况怎么样了。
这个时候,朱元璋才意识到天幕中的永乐大帝朱棣为何要迁都北平,应天府,实在是离前线太远,等到他们这边收到军事情报,前线已经不知道成为了什么样子。
宣府,有没有沦陷?
燕地,还在没在大明的手上?
“祁铄,神机营的事情一直在你在负责,现在神机营是否可以一战了?这可是瓦剌劲敌!”
朱元璋问道。
“可以了,之前神机营便被我拉着去打倭寇练兵了,本来我还想要凉国公再训练一段时间的,现在瓦剌入侵,也是时候让他们见见真正的强敌了。”
朱祁铄想起了在剿灭倭寇中,神机营的刻苦训练。
朱祁铄赋予了这支神机营使命感,守护大明的使命感,让他们有了信仰。
要知道,历朝历代的大军,是很少有信仰这种东西的,军队战败后,很会士兵会成为盗匪,自古兵匪不分家,便是说的这个。
但是大军若是有了守护天下的信仰,战斗力便会变得极强,也不会自降身份去成为盗匪。
“高祖父,得把凉国公召回来,另外这一次,孤想随军出征。”
朱祁铄说出自己的诉求。
“不行!”朱元璋、朱标、朱棣异口同声道。
几人这才意识到,他们在商议的这段时间里,还有某个人被关在棺材里面。
朱棣也才意识到,原来他一直都在棺材里面和大家说话啊……、
朱棣有些尴尬:“爹,要不,你先放本王出来?”
“嗯。”事关国家大事,朱元璋也没有和朱棣开玩笑的心思。
燕云十六州一失守,大明就是翻版的北宋了,大明的收复西域计划,后续也无法实现。
朱棣从棺材爬出来,深深吸了口气,他奶奶的,今天本王丢脸可是丢大了。
待会得去给那几个史官送点礼了,求他们不要把本王今天的事写进去史书。
史官:呸!你以为我们想写……
“祁铄啊,你是大明未来的君主,你绝对不能出现问题,要是你出现在前线,瓦剌绝对会倾尽全力来杀你的。”
“这等战事,就交给本王这个征北大将军吧!”
朱棣是真不想朱祁铄去前线,害怕他出现危险。
朱标也是:“是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在庙堂上,可比在战场上对大明有作用多了。”
朱元璋也是点头。
朱祁铄就知道他们会这样说,幸好早就准备好了措辞:
“曾祖父,你不也是大明未来的储君,永乐大帝吗?你怎么可以去战场?”
“何况古时候汉高祖刘邦以自身为诱饵拖住项羽主力,让韩信腾出手来平定诸国,这也是这一种战争策略。”
“孤去了前线,保证不干预军事,也不去厮杀,这次我就以指导员的身份去。”
“而且,作为大明未来的君主,若是不知道前线战场的情况,孤定会受到奸人蒙蔽,就像天幕中的……建文帝一样。”
说到最后的时候,朱祁铄顿了顿,看着朱标眨了眨眼。
朱标:不是哥们,你举例子,可以别举孤的儿子吗?孤知道这是事实,但是吧,这确实扎心得有点痛。
“这个也确实,祁铄说的有些道理。”朱元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思考着这个,他可不想自己的子孙是个被臣子蒙蔽的傻子。
其实朱祁铄这次去前线,还有一个目的,现在的大军出征,基本要配备监军,这个监军的功能和后世的政委有一些类似,但是却缺乏政委该有的影响力。
朱祁铄想看看,能不能在大明的军中推广政委制度。
要知道,一支有政委的军队,和没有政委的军队,战斗力天差地别。
前苏联的政委,冲锋陷阵第一,死亡率第一,是军队绝对的信仰,完全诠释了“给我上”和“跟我上”的区别。
朱祁铄将这个想法和几人说了一下,几人都被这个想法大吃一惊。
“若是如此……确实可行……”朱标赞同朱祁铄的说法。
如果是这样的话,确实可以让朱祁铄以监军的身份随着大军出征,试探一下这个制度的可行性。
在几人商议的这会,朝廷上的其他重臣也全被全部叫了过来,整整一晚,大家都在商议对策,合计后勤调拨。
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就是后勤。
大明朝还是有史以来的大一统王朝中,一边要面对强大劲敌和劲敌打仗,一边要发展经济的朝代。
大汉立国那会有匈奴劲敌,大汉选择了和亲猥琐发育,大唐立国那会有突厥,但整个天下隋朝留的底子还有一些。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