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
司马懿站立雪中,怔怔望着眼前高大的受禅台,眼眸深邃如远处天空。
华歆、王朗等百官的谄媚,曹洪、夏侯衡等武将的威横。
曹丕三辞三让的倨傲,献帝在风雪中无助的哭泣……
大汉国祚仿佛被这冬雪覆盖,不知为何喉间然泛起一丝咸涩。
风卷雪粉,司马懿眯缝着眼,洛阳皇宫的青瓦也渐渐变了颜色,汉阙终成魏宫。
没想到王朝更替竟在眼前,原来禅让还可以如此操作。
遗憾吗?自然是有的。
可当他望向那九重宫阙,却又释然了,汉室崩摧其实已有二十余年,陈群已献九品官人法,司马氏可借此壮大。
管他是汉室魏宫,我与天子交善,曹魏的强大,便是我司马氏的根基。
雪越下越急,司马懿忽然笑了,喃喃道:“雪尽见春痕,繁花落秋风。”
“二哥,快走,皇宫还有大典。”
走在前面的司马伷回头不见兄长,赶紧跑回来呼唤,今日第一次朝拜天子,可不能出了差错。
兄弟二人来到宫中,曹丕早已端坐龙椅,身着龙袍,冕旒之下神态自得,眼眸中透着得意和威严。
华歆先奏道:“汉帝既禅天下,已派人送往山阳藩地。主上仁慈,不忍加害故主,德比尧舜。”
百官拜谢,曹丕缓缓抬起手臂,压制着心中的激动,缓缓道:“众爱卿平身!”
父王,你看到了吗,孩儿终于走到了这一步!
只等大司马平定江东,朕便两路入蜀,彻底消灭刘氏宗亲。
虽然贾文和未能等到这一日,但朕有华歆、司马懿、贾逵等辅佐,又有近百宗室子弟,大魏必将万古长青。
听着得如沐春风,浑身舒畅。
遂传旨改元黄初,国号大魏,谥父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大赦天下。
曹丕废汉自立,天下震惊,汉军内部自不必说,在邺城守陵的曹植闻讯,也穿丧服为汉室悲哭。
早有侍卫将此事报知曹丕,曹丕大怒道:“吾应天而禅,承袭父王之志为曹氏建魏,曹氏子弟却闻报而哭,是何居心?“
华歆奏道:“曹子建怀才抱智,终非池中物,此举必是为收买人心,若不早除,必为后患。”
华歆本为河北名士,与管宁、邴原合称一条龙,但因醉心仕途被管宁割袍断交,为士林所笑。
曹植自负才学,又得曹操赏识,从来对华歆嗤之以鼻,几次在宴会上公然羞辱,华歆怀恨在心,一心要报复这些只会清谈自傲的儒生。
曹丕道:“朕登基未久,便杀手足,恐为人议论。况有太后叮嘱,母命不可违。”
华歆见曹丕犹豫,又道:“陛下顺应天命,子建一介文士尚且如此,不知鄢陵侯在长安作何举动。何不借此机会,将二人传至洛阳聚会封爵,眼下又正值年关,共同拜会太后,以叙兄弟之谊?子建必至,则子文不得不来。”
“哦?”曹丕因曹彰先前询问先王印绶,一直忌惮留其手握重兵。
这次继承大统,也没有收到曹彰的劝进表,心中愈发不爽,听了华歆之言,果然心动:“将他们召回宫中,又当如何?”
华歆道:“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主上可于宴会之上,以才试子建。若不能,即杀之;若果能,则贬之。子文刚烈义气,若见子建被逼,必为其声张,则可将二人一并罚之。如此既绝天下文人之口,亦可除子文兵权。”
“此计甚善!”曹丕大喜,立刻派人从邺城诏曹植入见,同时往长安发诏书,请曹彰入宫。
此时曹彰府中长史早已换做钟繇,钟繇先前因为魏讽谋反案牵连,被免官,曹丕即王位后重新任用,因其治理关中已久,深得人心,派往长安辅佐曹彰,实则是暗中监视,若有不轨之心,也可及时规劝。
只要诏书到长安,钟繇自然心领神会,又有京兆尹张既从旁协助,一定能劝曹彰进京。
果然曹植还未到洛阳,曹彰先到,曹丕不动声色,先命其拜见卞太后叙旧,等到曹植到后,于太极殿设宴听封。
宴会之上,华歆忽然禀奏曹植为汉室服丧之事,群臣皆惊。
曹丕大怒道:“吾与汝情虽兄弟,但毕竟义属君臣。朕继承大统乃是天意,汝安敢恃才蔑礼?”
曹植别看平日恃才傲物,潇洒至极,到了此时却吓得浑身战栗,惶恐伏拜请罪。
曹丕道:“昔太祖在时,汝常以文章自傲,卖弄才学,朕闻是有人为汝代笔,今日便试汝才学,若是沽名钓誉,徒有其名,一并罚之。”
曹植忙道:“请陛下出题!”
曹丕命人取来一副水墨画,言道:“这里有一幅画,限汝三步之内吟诗一首:若果能,则免一死;若不能,则从重治罪。”
此言一出,群臣震惊,曹彰忙出列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