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常雕便来叫阵,要杀赵云为常威报仇。
昨日交手,他已经试出赵云父子的实力,一个年迈力衰,一个年轻稚嫩,正是他扬名立威的好机会。
赵云出战,二人交手三十合不分胜负,赵统恐其有失,上前接应,父子二人联手才勉强逼退常雕。
王双见状也来助战,被丁奉接住,战二十余合便败走,曹军趁胜攻杀,却被营中乱箭射退。
二将撤兵回营,常雕懊恼不已:“一点点,就差一点点,我便可阵斩赵云,这父子两人不讲武德,以多欺少。”
王双道:“东吴大将被孙权害死大半,丁奉之流根本不足为惧。江东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我们兵多将猛,明日全军冲杀,赵云必败。”
“不!江东无大将,这正是我们立功扬名之时。”
常雕取下头盔,擦着汗水对王双言道:“若全军冲杀,赵云父子必会逃走,你我可就错失成名机会了啊!”
王双一怔,马上领会常雕之意,问道:“常将军有何高见?”
常雕道:“明日我再去搦战赵云,若那赵统再敢相救,王将军便将其截住。父子二人,我们一人一个,岂不美哉?”
“此计甚善。”王双点头回到营中,却是闷闷不乐。
自己十余岁便追随曹仁起兵,这些年虽为亲卫,但也立下不少功劳,凭什么常雕一个裨将便在自己之上?
如果真让他斩了赵云,必定封侯拜将,自己只杀赵统这个无名小卒,又有谁能记起?
(作者按:三国王双有两个,一个在曹仁攻打濡须,派副将常雕、王双进攻洲中,被朱桓击败。一个是西凉王双,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期间,被魏延斩杀。
东汉时期贵族多数是单名,导致重名的很多,比如马忠、张温等)
常雕因折了兄弟常威,心中哀伤,命人给王双传令,让他今夜代为巡逻,加强警戒。
将常威尸首盛殓起来,就在江边选了一处坟地,将其望北而葬,等到江东战事结束,再发灵柩还乡。
当夜三更过后,忽然曹军北营门口传来一阵惨叫之声,紧接粮仓起火,借着西北风往营中蔓延开来。
守军慌忙擂鼓示警,匆忙前来救火,汉军却从东门和南门杀进,丁奉、赵统各领一军,杀得曹军措手不及。
常雕一夜感伤,到了后半夜刚刚入睡,便听得人声呐喊,亲兵冲入帐中禀报敌军袭营,赶忙披挂出帐,只见漫天火光,喊杀声四起。
“又来偷袭?王双何在?”
赶忙集合人马往东门迎战,只见王双正与丁奉恶战,两人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杀得难分难解。
“江东鼠辈,受死!”常雕催马上前,今日必斩一将泄愤。
“丁将军不可贪功,快撤!”赵统也从南门杀到,接应丁奉撤走。
“他娘的,烧了我大营还想走吗?”
二人愤怒追出营门,却见营外还有一军接应,火光之下白马白袍,威风凛凛,正是赵云。
“赵云老儿,受死吧!”
王双立功心切,在常雕犹豫之时,已经领兵直冲赵云杀去。
我先斩了来袭营的赵云,也不算违背将令。
正心中窃喜,却见赵云将亮银枪抬起,身后弓弩手早就蓄势待发,霎时间箭矢如蝗虫般倾泻而下。
“你……不讲武德!”
王双大惊,赶忙舞动兵刃格挡,但汉军的连弩短小密集,哪里抵挡得住,先是坐骑受伤蹦跳而起,将他陷落马下,瞬间便被射成了马蜂窝。
后面与他同时冲出去的数百曹军,也都全部扑地,无一人生还。
常雕看得倒吸一口冷气,眼睁睁看着赵云领兵扬长而去,不敢再追。
等到汉军远去,再回头看时,营寨已经烧着大半,冬至过后天干物燥,西北风甚至能吹倒大旗,火势蔓延根本无法相救。
常雕无奈,只好收拢残兵后退五里,派人向曹仁报信,推说王双守营失责,被赵云偷袭。
曹仁闻报大怒:“常雕出师不利,挫我军威,当斩首示众。”
王双虽非大将,但是追随他多年的亲卫,从谯县起兵追随至今,本想给他个立功机会,没想到却死于阵前。
李典劝道:“赵云虽老,却为当世名将,常雕已失其弟,望大司马开恩。末将愿领军支援,叫其戴罪立功,拿下牛首山。”
“罢了,还是我亲自去吧!”曹仁一声长叹,缓缓道:“待我杀退赵云,攻破建业,其余蜀军便不足为惧。”
遂命李典留三万人马驻守牛渚,调拨钱粮军械,以牛金为先锋大将,领五万大军直取建业。
踏平江东,了结心愿,既为曹丕上位助威,也可告慰曹操在天之灵。
牛金又领一万大军到牛首山,所幸常雕人马折损不多,只是丢了粮草军械,便重新安营扎寨。
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