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锋锐,不在于它的杀伤力,那不是它存在的真正意义。
它强,就强在象征意义上。
它是信物,是权柄,是一份沉甸甸的遗产,更是由一代施法宗师亲手锻铸、留下的『理念实体』。它的每一寸金属、每一道纹路、每一丝光芒,承载的都不是战场上的腥风血雨,而是『理念』——智慧、秩序与守护的结晶。
有的地方,有的景点,得挑选正确的时间才能看到真正的景象。就像看瀑布,肯定得选夏季,雨量大的时候,水势汹涌,激流如带,那才叫飞流直下三千尺。
平时呢?
枯水期一到,那景象与老头尿尿无异,滴答滴答,毫无气势。
而现在,达克乌斯来的时间刚刚好。
落日的余晖穿过狭长窗户,光线如箭般精准地落在这柄剑的剑尖之上。光辉在那一刻没有反射,而是仿佛被吸入了剑体,在刹那间又绽放成流动的霞彩,温柔而璀璨。据说,这柄剑能够捕捉太阳的辉耀,使之整夜闪耀,即使在最黑暗的夜里也能成为照亮真理的灯塔。
这柄剑,通常被安放于白塔的最高尖顶之上,不被擅动。唯有在贝兰纳尔出征之时,它才会被郑重取下。在那一刻,佩剑者将宣誓:唯有为了守护正义,此剑方可使用,以此来秉承睿智之王贝尔-克哈迪斯的崇高理念与精神传承。
不过……
达克乌斯可不是来看贝尔-克哈迪斯之剑的,他不是来朝圣的,也不是来打卡观光的,更不是想搞什么仪式感。
他的目的,是更实在的。
“应该在那个方向。”雷恩走到一扇窗前,目光穿越塔顶的长空,向远方指去。
达克乌斯走过去,靠近窗沿,顺着雷恩指向的方向看了一会。他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因为他什么也没看到……
除了山,还是山,视野尽头依旧是重峦叠嶂,天与地的界限早已模糊。
这次的荷斯白塔之旅,他可谓是收获颇丰。
如果说,他在阿尔道夫的那两所学院看到的是『下限』——这个世界最低层次的知识体系,那他在荷斯白塔看到的,就是『上限』——这个世界知识体系的巅峰。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巨大的收获。
一次认知上的跃升,一次系统性的刷新。
这让他真正知道了区间在哪里,天花板在哪里,平台在哪里,自己又处于什么位置,未来该如何在这个宏大而严谨的框架中,做出文章,书写巅峰的章节。
此外,他还得到了剑宗的认可,这不是一句表面话。
这代表着剑圣团对他的承认。
这是剑与道的精粹,是阿苏尔战技的顶峰,是『以剑明理』的哲学印记。
而那位常年徘徊于图书馆深处、从不显现众人视野中的『思想遗产体』贝尔-克哈迪斯,居然选择在他面前现身。
这意味着——白塔本身对他的认可。
再加上他从图书馆中获得的石板、书籍、知识和古老资料,种种收获堆叠在一起,形成了他在这次旅程中最为厚重的收获清单。
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收获。
随他而来的施法者们,那些非白塔系的、来自不同背景的术士和法师,从这场学术交流中获益匪浅。虽然他们的提升不明显,没有人当场破境、没有人顿悟升阶、也没有人实力暴涨,但这从来就不是重点,这不代表这种交流没有意义,恰恰相反,这种交流极其重要。
重点,在于接触,在于了解精灵魔法上限的样貌,在于未来发展中能更明确地为自己定位。
在达克乌斯的设想中,精灵施法体系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建立『横向链接』的开始,是为未来的『奇迹时代』积蓄底蕴。
未来,精灵社会需要的,不只是十位、二十位传奇施法者,也不是靠几个神选、化身唱独角戏。
需要的是上千名系统教育培养出的『院士』与『研究者』,他们不一定战力惊天,但要能铺设出一整条后继之路。
要系统地、科学地、有计划地为精灵社会培养人才。不能靠灵感与奇迹,要靠教育与积累。
这就像种地。
得把地松了,把坑挖好,把树苗种下。
要给它浇水、施肥、遮阴、除虫,不是一夜之间能结果的,更不能靠一场春雨解决所有问题。甚至,开头的几年可能都看不到成果,看不到花,看不到果,甚至还要经历病虫害、旱灾、风折枝。
那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