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雍州的农业版图。从城南一望无际的万亩良田,到城北依坡而建的梯田果园,再到河滨纵横交错的鱼塘牧场,几乎大半个雍州百姓的口粮供给,都与赵家脱不开关系。
每年秋收时节,赵家粮仓里的新粮堆得像小山般高,不仅能轻松满足族内需求,还会按例向官府缴纳巨额粮食税,甚至在荒年主动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这份 “掌握雍州饭碗” 的底气,让赵家即便没有强横的武力,也能在四大家族中稳执牛耳,成为最不可撼动的势力。
排在第二位的秦家,则走了一条资源双驱动的路。秦家的核心产业是采矿与大型机械制造 —— 雍州境内储量最为丰富的矿产,几乎全由秦家掌控。
城里修建城墙用的重型起重机、疏通河道的大型挖泥船,乃至各家族护卫队常用的连发弩机,十有八九都出自秦家的工坊。
更让秦家底气十足的,是其掌握的庞大人力资源,无论是哪个家族都需要人力资源的补充,轻易不会有哪个家族去得罪秦家。
至于排在第三位的魏家,虽说综合势力不及赵、秦两家,却靠着独步雍州的 “武力规模” 站稳了脚跟。
魏家最核心的优势,便是拥有庞大数量的能力者。
放在往日,魏家的武力再强,也得受赵、秦两家的制衡 —— 赵家靠粮食供给牵制魏家,秦家则能用资源手段压制魏家锋芒,再加上长安城其他家族的联合约束,魏家就算有庞大的能力者队伍,也不敢轻易打破规矩。
可这一切平衡,都在益州防线被异兽突破后彻底被打破。
当无穷无尽的异兽越过益州、涌入雍州地界时,赵家的农田被践踏、秦家的矿场遭袭击、百姓四处逃亡,整个雍州陷入恐慌。
也就是从这时起,魏家的 “能力者规模” 优势瞬间凸显 。
他们一次次冲杀在异兽群中,不仅护住了自家的工坊,还帮赵家守住了几处重要粮仓,甚至协助秦家夺回了被异兽占据的铁矿。
渐渐地,魏家在雍州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赵家需要魏家的能力者保护农田,秦家虽有高阶能力者,却需专注于机械制造与矿石开采,也得依赖魏家抵御异兽袭扰。往日里对魏家的制衡,渐渐变成了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真正让魏家彻底 “松绑” 的,是一个月前天人李家牵头的突袭行动。
天人李家是长安千年世家,那次行动中,李家联合其他家族斩杀异兽首领、将阵线反推至长安四百里外,而魏家派出了近两百名能力者,搭配最新式的破阵弩负责开路,立下了汗马功劳。
也正因这份功绩,魏家从天人李家那里间接拿到了 “特权”—— 可以对柳家的产业进行打击报复,且不会受到太大限制。
更关键的是,长安镇守府对魏家的态度也彻底转变。
往日里,魏家若敢派能力者骚扰柳家商铺,镇守府会立刻派卫队调解;可现在,就算魏家的能力者砸了柳家的药材铺、抢走绸缎庄的货物,镇守府的人来了也只是象征性地问两句,便以 “家族纠纷、自行协商” 为由离开。
有一次,柳家的几名能力者试图阻拦魏家抢占仓库,结果魏家直接派来二十余名能力者,释放能量威压将柳家护卫震伤。
柳家管事去镇守府告状,得到的回复却是 “柳家护卫先动手挑衅,魏家只是自保”,轻描淡写便揭过了此事。
柳家心里清楚,若是公平竞争,自己或许还能靠着药材生意与赵、秦两家维持合作,勉强与魏家周旋。
可现在,“裁判” 明显偏向了魏家。
有好几次,柳家与魏家争夺城外的药材种植地,柳家靠着合理报价眼看就要拿下,结果魏家直接派来五十余名能力者,将柳家的人强行赶了出去;柳家去镇守府申诉,得到的只有 “两家各退一步、勿再起冲突” 的敷衍答复。
反观魏家,不仅抢占柳家的产业,还派能力者拦截柳家的商队,甚至故意破坏柳家的药材田,镇守府却始终视而不见。
在魏家的步步紧逼与镇守府的偏袒下,柳家的怒火终究没能烧向外部,反倒在家族内部找到了宣泄口 —— 原本因带回魏家实验日志而受嘉奖的柳泽川一行人,一夜之间成了众矢之的。
最先发难的是柳家旁系的几位长老。
在家族议事会上,他们拍着桌子直言:“若不是当初非要去招惹魏家,抢那本劳什子日志,咱们何至于落到这般田地?”
话里话外,都把柳家的损失归咎于当初的突袭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