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冒出来似的,密密麻麻挤成一团。
这不正应了那句老话 —— 河里无鱼市上看?平日里见不着的景象,到了特定时候,就都一股脑儿地展现出来了。 好不容易等事故处理完毕,车流缓缓挪动起来,一路颠簸着,终于离目的地越来越近 —— 胶州市里岔镇桃李春风。
说起这桃李春风,或许好多人听着都觉得陌生,可要是提起里岔的 “牧马城”,那可就是众人皆知的好去处了,它就像里岔镇的一张名片,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传奇。
据史书记载,这牧马城的历史可追溯到遥远的西汉时期,当时这里曾是祓侯国的治所所在地,是一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时光流转,到了东汉,它又归属于黔陬县。
要知道,在汉代,胶州湾一带可不是荒芜之地,而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当高的区域,那些年从这片土地上出土的一件件文物 —— 带着精美纹饰的陶器、锋利的青铜兵器、温润的玉器,还有那些记录着当时生活百态的瓦当、钱币,无一不在默默诉说着当年的繁华与兴盛,为这段历史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
到了明代,这里又有了新的使命 —— 朝廷选择在此地养马,于是便在原有城池的基础上进行修缮扩建,“因旧而新之”。
虽然岁月早已磨平了当年城池的棱角,但从如今保留下来的城墙遗址中,我们依然能窥见它当年规模的庞大。
那些残存的夯土墙,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依旧倔强地伫立着,墙体上密密麻麻的夯窝,仿佛是时光留下的指纹,诉说着当年筑城的艰辛与不易。 牧马城遗址的价值,远不止于它的历史沿革,更在于它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那些在当地广为流传的美丽传说。
有人说,当年在这里养的马,都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宝马;也有人说,古城墙下曾藏着不为人知的宝藏;还有那些关于守城将士与当地百姓鱼水情深的故事,一代代口耳相传,为这座古老的城池又增添了一份神秘而浪漫的色彩。
解放后,人们愈发意识到这座古城遗址的珍贵,它被列为历史文化遗址受到了妥善的保护。
文物工作者们不辞辛劳,一次次来到牧马城进行实地考察、勘探、测绘,小心翼翼地收集着每一件散落的文物,梳理着每一段模糊的历史。为了让古城更好地与自然相融,也为了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他们还在城墙上下遍栽松柏。
如今,每当春日来临,松柏抽芽,绿意盎然;夏日里,浓荫蔽日,清凉宜人;秋日里,松针泛黄,别有韵味;
冬日里,松柏傲霜,更显苍劲。整座古城都掩映在一片翠色之中,古老的夯土墙与苍翠的松柏相映成趣,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时间来到 1984 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对牧马城遗址的价值给予了高度认可,正式将其列为青岛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一举措,不仅让牧马城遗址得到了更规范、更全面的保护,也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它、走近它,感受这座千年古城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车子渐渐驶近里岔镇,想到马上就能亲眼见到这座久负盛名的牧马城,我心里不由得充满了期待。
桃李春风娱乐园,是我们公司老板和别人一起出资开发的项目。早就听公司里的同事们念叨,说这园子建得特别棒,景致雅致,玩的也多,可我因为平日里工作忙,手头的事儿一桩接一桩,总也抽不出时间去实地游玩一番。
每年,这桃李春风都会在我们公司群里打卡宣传,春日的繁花、夏日的湖光、秋日的落叶、冬日的雪景,一张张照片看得人心里直痒痒。
公司里不少职工都带着家人去玩过,回来后个个都夸好,说在园子里的餐厅吃饭还能享受到员工折扣,性价比特别高。
之前市里举办美丽风情评比,桃李春风也参与了,那段时间群里的宣传更是热闹,可我终究还是没能去成,真真是 “只闻其声,不见其地”。
如今,趁着国庆假期有了空闲,又没了陪女儿出游的计划,我心里第一个念头就是去桃李春风看一看,好好欣赏一番这久闻大名的园子。
从金沙滩那边过来,到桃李春风也就四十几公里的路。要是路上不堵车,在青兰高速上开,十几分钟就能到,下了里岔收费站,往左一拐,没多久就能看见园子的影子,路线简单得很,一点不绕路。
车子驶到园子所在的上坡处,我远远地就望见了桃李春风的轮廓。它不像那些喧闹的游乐场,倒像一座独处一隅的庄园,白墙黛瓦掩映在绿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