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位后,荣国府的日子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今日贾老夫人前来,多半跟这个脱不了干系。”
太上皇点了点头,心中也是无比感慨。
遥想当年,自己登基之初,锐意进取,彼时的二代荣国公贾代善,便是自己的麾下大将,君臣们齐心协力,大乾国力蒸蒸日上。
但贾代善英年早逝,让太上皇痛失一臂。
时至今日,想起贾代善,太上皇心中都是充满了回忆。
这么多年来,荣国府一直都是支持着自己。
人越是到老,便越是念旧。
想起往昔种种,太上皇不由得感慨万千,而后看向戴权说道。
“让她们散了吧,让贾史氏入殿。”
“奴婢遵命。”
戴权随即命舞女乐队撤下,而后传贾老太太进殿。
不久之后,身着诰命服的贾老太太来到了殿中,行了一礼后看向太上皇说道。
“臣妇贾史氏,见过陛下。”
太上皇看了贾老太太一眼后说道。
“贾老夫人年迈,不必如此拘礼,戴权,赐座。”
“谢陛下。”
随后戴权搬来了一个绣墩,贾老太太坐下回话。
太上皇很是感慨说道。
“老了,我们都老了啊,朕还记得你与代善成婚之时,朕也亲自前往。”
“那时你与代善珠联璧合,天作之合,乃是京师一大佳话。”
“一晃,这都已经是五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代善也走了许多年了。”
“当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贾老太太叹了口气后说道。
“先夫蒙陛下天高地厚之恩,却未能一路辅佐陛下,此乃先夫的终身遗憾。”
“臣妇本不该冒昧进宫,打搅陛下清净。”
“但奈何臣妇无能,实在是守不住先夫留下的基业。”
“迫于无奈,只能入宫求见陛下了。”
听到这里,太上皇也是有些感叹说道。
“代善文韬武略,真乃是不世出的名将良臣。”
“你贾家的后代子孙,却远没有代善的才能。”
“这么多年,能维持住荣国府的体面,也真是难为你了。”
贾老太太摆了摆手后说道。
“臣妇愚笨,不敢蒙陛下谬赞。”
“荣国府能延续至今,都乃是陛下恩德福泽所致。”
“是我荣国府后继无人,子嗣才能平平,不能再为国效力。”
太上皇面带自嘲苦笑一声,充满了无奈与心酸说道。
“大明宫如今的情形,你应该也清楚。”
“朕纵然是想拉荣国府一把,也是有心无力了。”
贾老太太听后随即说道。
“臣妇万不敢让陛下伤神,今日入宫,只有一个请求,还请陛下成全。”
太上皇微微点头后说道。
“你尽管说来朕听。”
贾老太太整理了一下思绪后说道。
“荣国府子嗣不旺,且才能平平,倒是臣妇的孙女,颇具灵秀之气。”
“特别是嫡长孙女元春,入宫数年,担任女官,不敢说矜矜业业,也是忠于职守。”
“若是陛下觉得这孩子还可以的话,不知可否命其留在后宫,服侍今上。”
“也算是我荣国府为国朝尽了一份心力。”
听到这里,太上皇也是明白了贾老太太的意思,这是想让自己将贾元春直接赐婚给隆化帝。
如今太上皇和隆化帝的关系很微妙。
可以这么说,只要太上皇不串联朝臣搞复辟,老老实实的待在大明宫安度晚年,不插手朝事,那其他的要求,隆化帝基本都不会拒绝。
因此若是太上皇赐婚的话,隆化帝就算讨厌荣国府,多半也会接受。
只是看着昔年的英勇将门荣国府,如今居然要靠着一个女子撑起门面,太上皇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太上皇思考了一番后看向贾老太太说道。
“朕可以安排这件事,但是贾老夫人也要明白,这未必就能保证什么。”
贾老太太听后面色苦涩至极。
“陛下,荣国府如今,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听到这里,太上皇也不再多说什么,微微点头后说道。
“明白了,戴权,这件事你回头安排一下,去乾清宫一趟。”
“奴婢遵命。”
在商议完贾元春之事后,太上皇又将目光转回,看向贾老太太说道。
“这是朕最后能为荣国府做的一点事情了,从今以后,尔等小心行事,如履薄冰。”
“若能熬过这几十年,族中再有上进子嗣,荣国府中兴,未尝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