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鼓告御状,状告吏部滥用职权,打压新科进士。”
“将他一个一甲进士,外放到西海郡为官。”
“陛下钦命三法司联合审理此案。”
“三法司介入此案后不敢怠慢,昼夜审理。”
“经查,欧阳旭被外放确有其事,其外放之事,乃是吏部侍郎张世杰一手安排。”
“三法司传唤了张世杰,他对此事坦然承认,但他坚持认为自己并没有打压欧阳旭,只是正常行使吏部职权。”
“具体审讯的情况,臣都已经写在奏折之中,请陛下过目。”
夏守忠将奏折接过来后,直接交给了隆化帝。
隆化帝翻开奏折简单看了两眼后气定神闲询问道。
“刘卿,你乃刑部尚书,依你之见,张世杰如此,属于滥用职权,打压新科进士嘛。”
刘文林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陛下,按我大乾律令,吏部的职责便是委任官员官职。”
“欧阳旭虽然被外放至西海郡,但依然是正七品的县令,与他翰林院编修的官职品级相当。”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只能算是吏部的正常安排。”
“除非有证据能证明张大人与欧阳旭两人有什么过节,否则很难给张世杰定罪。”
就在此时,一位御史走到殿中行了一礼后说道。
“陛下,关于方才刘大人所说之事,臣都察院御史宋良有本启奏。”
隆化帝打量了眼前御史一眼后淡然说道。
“宋爱卿,怎么,莫非你知晓各种内情不成。”
御史宋良点了点头后说道。
“回陛下,臣要弹劾吏部侍郎张世杰与次辅萧钦言之事,便与此有关。”
“方才刑部尚书刘大人说张世杰与欧阳旭无有恩怨,没有打压其的证据。”
“臣这里恰好有一份证据,证明张世杰乃是受萧钦言指使,将欧阳旭打压外放。”
“众所周知,探花作为一甲进士,只要没出差错,这样的国朝人才,都是要加以重用的,哪有外放到西海郡的道理。”
“之所以萧钦言与张世杰如此,是因为欧阳旭乃是柯相的入门弟子。”
“萧钦言和张世杰,乃是在行党同伐异之事,有意在朝中掀起党争,乱我大乾朝纲。”
“臣恳求陛下俯仰是非,明察秋毫,即刻诛杀国贼,以正我大乾朝风。”
说到这里,众人心里都明白,这御史宋良,看来就是柯相埋在都察院的暗桩了,而且颇受信任。
今日这番话,怎么看都像是主和派为了报之前的一箭之仇,对萧钦言发起的进攻。
此时的柯政胸有成竹看向一旁的萧钦言,觉得萧钦言此时必然是一片慌乱神色。
然而出乎柯政预料,萧钦言一脸的从容,毫无半点慌张的意思。
柯政见状心里顿感不妙,总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阴谋。
但他思来想去,也想不出萧钦言有什么反败为胜的打算。
萧钦言指使张世杰打压欧阳旭之事,萧钦言是给张世杰写了亲笔信的。
这个消息,还是柯政从安插到萧钦言身边的细作那里打探到的。
这封亲笔信,柯政也是派人悄悄从张世杰府上取来的,绝对是萧钦言的亲笔手书无疑。
柯政实在是想不到萧钦言还能有什么翻盘的点。
因此柯政只能强行使得自己镇定下来,认为眼下萧钦言必然是方寸大乱了,如今这幅姿态,不过是故作镇定罢了。
另一边,隆化帝在看了御史宋良的奏折,以及后边附带的萧钦言亲笔信后,心中也是不由得一阵感慨。
这个萧钦言,当真是权术了得,为了能够让柯政相信是个机会,他处心积虑到了这步田地,居然能够将柯政安插的细作反向利用了一下。
看得出来,柯政这次是凶多吉少了。
隆化帝看完了奏折和亲笔信后,看向一旁的夏守忠淡然说道。
“夏守忠,将这份信交给萧大人,让萧大人辨认一下,是不是自己的笔迹。”
“喏。”
夏守忠随即将书信交给了萧钦言。
萧钦言连信都并未打开,简单看了一眼后便面向隆化帝行了一礼说道。
“回陛下,此信的确是臣不久前手书。”
“不过陛下,臣之所以如此,并非打压欧阳旭,也绝不是党同伐异。”
“只是担心此事有损陛下圣明和柯大人的名声,所以才如此处置,请陛下明鉴。”
听到这里,柯政知道该自己出场了,能和萧钦言打擂台搞辩论的,也只有自己了。
柯政随即走出队列面向隆化帝行了一礼,而后义愤填膺说道。
“陛下,这分明是一派胡言。”
“欧阳旭乃是参加了会试殿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