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根本就没打算用你的钱,你还在这儿瞎操心什么?
许安知脑子里嗡嗡作响。
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子,怎么可能想出如此刁钻的方案?
变废为宝?点石成金?
这个方案,李如玉是提前知道的。
她非但没有阻止,反而默许甚至支持了。
她和他一样,都在等。
只不过,他等的是曲元明项目失败,好借机发难。
而李如玉等的,是曲元明项目成功,好拿来当成一个漂亮的政绩!
该死!
他低估了曲元明,更低估了李如玉。
“想法是好的。”
许安知终于开口了。
“但是,现实是复杂的。淤泥和沙子真的能卖出去吗?能卖多少钱?够不够支付工程款?这些都是未知数。我承认曲元明同志有想法,但还是太理想化了,风险太高。”
李如玉拿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拨通了县委办。
“让刘晓月送一份沿溪乡的即时简报过来,马上。”
不到两分钟,刘晓月走了进来。她将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文件,放在了李如玉面前。
李如玉将文件推到了会议桌的中央。
“这是曲元明同志一个小时前发回来的最新战报,各位可以传阅一下。”
离得最近的组织部长王强拿起了文件。
“我的天!”
许安知也伸长了脖子。
“沿溪乡清淤工程,于今日上午八点正式启动。截至上午十一点,共计出售淤泥三十车,河沙二十五车,实现项目营收……一万元整!”
“目前,项目所有支出,包括预付给村民的工钱和机械租赁费用,全部由项目自筹资金覆盖。预计今日全天,营收可突破两万元!”
“另,曲元明同志汇报,工程结束后,计划用项目盈余资金,在沿溪河上游修建一座小型水坝,彻底解决沿岸村庄的旱涝问题……”
许安知靠回椅背,闭上了眼睛。
曲元明……
......
沿溪河畔,热火朝天。
“老乡,慢一点,注意安全!”
曲元明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台,用一个铁皮喇叭喊话。
他看了一眼手表,下午两点。
他将喇叭交给现场负责人,叮嘱了几句安全事项。
便跟钱坤回了乡政府。
……
乡政府小院里。
大部分人都下村了,只有几间办公室还开着门。
曲元明和钱坤去了办公室。
顾不上擦汗,先是烧了一壶水。
“老钱,快坐,快坐。”
他给钱坤倒了一杯热茶,推了过去。
钱坤接过茶杯。
曲元明看着他,“清淤的事情开始了,该下一个项目了。”
“扶贫?”
“对。”
曲元明身体微微前倾。
“清淤工程只是解决了沿溪河的问题,但全乡的贫困问题,才是压在我们肩上最重的担子。我想趁热打铁,启动全乡的扶贫项目。”
他顿了顿。
“我来沿溪乡时间短,对各村的情况只是纸上谈兵。而你,钱乡长,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我想以村为单位,制定一村一策的精准扶贫计划,彻底挖掉穷根。这件事,没有你的帮助,我寸步难行。”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钱坤呆呆地看着曲元明。
“曲乡长!你等我!”
说完,他转身就往外跑,留下曲元明一脸愕然。
不到五分钟,钱坤又跑了回来。
“曲乡长,都在这里了!”
他将三个本子放在曲元明的办公桌上。
“这……这是?”
钱坤翻开了第一本。
“这是我这十几年,走访全乡三十七个行政村,一百二十一个自然村,整理出的全部资料。哪个村有几户贫困户,致贫原因是什么,村里有什么资源,有什么困难,全在这里面!”
曲元明翻开本子。
除了文字,甚至还有手绘的简易地图,以及用红蓝黑三色笔标注出的各种符号。
钱坤介绍起来。
“曲乡长,您看,咱们乡的贫困村,主要可以分三类。”
“第一类,是像石头村、干沟村这样的。这些村子人多地少,而且全是山地、坡地,土壤贫瘠,保不住水。村民们种点玉米土豆,只够糊口,根本卖不上价钱。想发展经济作物,没那个自然条件。”
曲元明点点头。
石头多?那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