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是更加遥远的地方,翻上百倍也不是不可能。
而这些商人就是大明日报传播的最好方式,依靠着他们的传播,大明日报会逐渐向周围的区域扩散开来。
与此同时,李若琏继续说道:
“还有就是关于大明日报广告位招租的事情。“
“今天早上开始,已经陆续有商户来找我们谈了,按照您之前的吩咐,租位都是一两银子起步,上不封顶。”
“目前已经有二十来位商人交了银子,合计五十多两,明日就可以为他们打广告了。”
朱慈烺听到这话,瞬间又笑了出来。
果然,这些商人的眼光比他想象的还要长远。
不但这么快就看中了贩卖大明日报带来的利润,连广告位都盯上了。
不过想想也是,仅仅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大明日报就彻底风靡了整个京城,基本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这么强大的广告效应,这些商户怎么可能会错过呢?
当然,朱慈烺也不指望大明日报能赚大钱,只要能稍微补贴一下就行了。
“你干得不错!”
朱慈烺夸赞道。
“另外,明天尽量多刊印一些报纸,至于那些贩卖大明日报的商人,你可以跟他们打个招呼,让他们提前交银子预定。”
“然后第二天直接来大明报社领取大明日报就可以了。”
“但是他们的大明日报不能在京城贩卖,只能在京城以外的地方贩卖。”
“这样既保证了大明日报可以尽快传播到其他地方,也可以保证京城的百姓们能买到大明日报。”
“除此之外,也可以为一些大户人家提供上门服务。”
“比如说,一份大明日报的正常价钱是两文钱,但只要他们愿意出五文钱,那么每天就会有人主动把大明日报送到他们府上。”
“人手不够的话就继续招募街上的小乞丐,年龄大些也没关系,就当给他们一个营生的机会。”
很明显,朱慈烺是把前世送报的那一套也搬到大明来了。
李若琏听到这话,眼前瞬间一亮。
不得不说,太子殿下的主意实在是太高明了!
反正他自己是想不到这些主意的。
就在这时,朱慈烺又想到了什么,然后继续说道:
“对了,大明日报最近风头正盛,保不齐会有人捣乱,所以晚上的时候也要派人守着,不能出什么乱子。”
“太子殿下放心,臣知道该怎么做!”
李若琏赶忙应道。
接下来,正当朱慈烺还想再说些什么的时候,突然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口中还喊道:
“太子殿下,毕懋康毕大人和毕文轩毕大人请您过去一趟,说是琉璃制造成功了!”
什么?
听到这话,朱慈烺瞬间来了几分精神,赶忙匆匆赶了过去。
来到专门为火器研究院腾出来的宫殿,朱慈烺就见到了毕懋康和毕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