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曹变蛟只是一瞪眼,他们瞬间又变的规矩了起来。
“谢太子殿下赏赐!”
再次拜谢之后,众人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而今夜过后,他们就要再次返回辽东战场了。
次日清晨,身为监国太子的朱慈烺因为要睡懒觉所以没有上朝。
但是对此,朝中百官已然见怪不怪,毕竟皇帝与太子这般行事也非一日两日了,他们也只能默默接受。
不过好在有内阁操持大局,朝局倒也安稳有序。
百官们照常议论朝政,没了皇帝和太子在上头镇着,他们商议起朝政来也轻松自在了许多,发表意见时也少了几分顾忌。
不必再像从前那般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说错就得罪了皇帝和太子。
然而,在这一片看似平静的氛围中,兵部尚书李邦华却愁容满面,显得格外扎眼。
自昨日听了朱慈烺那番话后,李邦华便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心急如焚,一整晚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思来想去,他最终决定今日早朝定要拼死谏言,无论如何都要阻止朱慈烺这近乎疯狂的计划。
可谁能料到,朱慈烺今日竟然又没有来上朝,这可让李邦华的满心期待落了空,心情瞬间跌入谷底,整个人也变得无精打采,在众人之中显得格格不入。
若不是此刻时机不对,他真想立刻冲去东宫,好好找朱慈烺理论一番。
总之,他心意已决,哪怕拼上这条老命,也绝不能让大明的将士们去白白送死。
旁边的几位大臣瞧着李邦华那一脸憔悴、神情萎靡的模样,又见他沉默不语,便纷纷上前关切询问:
“李大人,您这是怎么了?瞧您这脸色,差得紧啊!”
李邦华尴尬地挤出一丝笑容,敷衍道:
“无妨,无妨,只是近日忙于公务,未曾休息好罢了。”
众人听他这般说,皆纷纷又是一阵感叹:
“大人为国事操劳至此,实在是辛苦了!”
李邦华只是嘴角微微一僵,勉强扯出一个笑容,并未再多言其他。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朝,李邦华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如离弦之箭一般第一个冲了出去。
那匆忙的身影和急切的步伐,引得百官们纷纷侧目,私下里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这李大人不是都快七十高龄了吗?怎的腿脚还如此麻利?”
“不知道啊!可能有什么急事儿吧?”
李邦华却全然不顾他人的异样眼光和窃窃私语,出了皇宫后便直奔东宫而去。
待他赶到东宫时,朱慈烺却还在睡梦之中。
李邦华强压着心头的焦急,对门口的侍卫说道:
“速去通报一声,就说兵部尚书李邦华求见太子殿下,有要事相商。”
侍卫见是堂堂兵部尚书亲自前来,哪敢有丝毫懈怠,连忙恭敬地将李邦华请至一旁稍作等候,而后急忙跑去通报。
片刻之后,睡得正酣的朱慈烺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只听得马宝在门外高声喊道:
“太子爷,兵部尚书李邦华在外求见,瞧着神色似有十万火急之事,您要不要见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