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笑着摆了摆手说:
“无妨,本宫没那么迂腐。”
接着又看向郑小妹,语气温柔地安慰道:
“小妹,本宫知道你担心什么,不过你放心,这次本宫只是去坐镇,大概率不会亲临战场。”
“再说了,不是还有大舅哥保护本宫吗?”
“放心吧,肯定没事的。”
郑小妹听到这话,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双眼中依旧透露出一丝担忧之色。
下午,朱慈烺又召见了李若琏。
李若琏匆匆赶来,见到朱慈烺后赶忙恭敬行礼。
“臣李若琏拜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然后说道:
“安排一队人马,跟着琪琪格去蒙古,随时把那边的消息传递回来。”
“另外,把这封密信交给秦良玉。”
说着,朱慈烺将一封信交给了李若琏。
这封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秦良玉假装配合阿布奈,让他误以为大明会和他一起出兵攻打义州。
但实际上,等阿布奈真正出发时,大明军队就会回撤,让阿布奈独自面对建奴。
当然,必要的时候大明军队也可以帮助阿布奈抵抗一下建奴,但主力军必须是阿布奈率领的蒙古军。
李若琏恭敬地接过信,说道:
“太子殿下放心,臣这就去安排。”
随后便退下了。
约莫下午四五点的时候,琪琪格便带着一队锦衣卫去往了宣府。
不过此时此刻,朱慈烺早已经不在东宫了。
而是去了火器研究院,他想要看看燧发枪的生产进度。
毕竟马上要和建奴开战了,他希望尽可能让所有军队都装备上燧发枪,就算不行,主力部队也得全部配上。
此时,毕懋康正陪着朱慈烺在燧发枪生产车间转悠。
之前朱慈烺曾经提出流水线作业的建议,让每一道工序由一个或一批工匠独立负责,这样能加快生产速度。
毕懋康采纳了这个建议,花了几天的时间重新分配工序,如今这些匠人们已经熟练掌握各自的工序,所以现在燧发枪的生产速度也已经提上去了。
原本每天只能生产三百把,现在足足翻了一倍,每天能生产六百把以上。
这样下来,一个月能生产两万把燧发枪,加上之前生产的,现在已经总共生产出了三万多把燧发枪了。
不出意外的话,等大军出征时,至少这五万兵马都能配上燧发枪了。
朱慈烺又叮嘱了毕懋康几句,然后就来到毕文轩这里。
毕文轩这边本来一直都是一个人,但搬到火器研究院之后,毕文轩这边已经有了数百名工匠,并且开始大量生产香皂、酒精之类的东西。
每天的产量少说也有一万斤以上!
毕竟京城外面可是有三十多万灾民,每天都需要大量消毒用品,保障灾民安全可不能马虎。
再加上这些东西还要运到大明各地,所以这里简直是整个火器研究院最忙碌的地方了。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