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
他虽从未见过朱慈烺,但此景此景却告诉他,眼前这少年定是大明太子无疑。
与此同时,朱慈烺也一直在观察这边的情况,听到这话,他赶忙高声喊道:
“带他过来。”
虽然得到了朱慈烺的吩咐,但值守的锦衣卫们依旧十分负责,他们迅速上前,对那为首的锦衣卫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搜身,又仔细确认了他的身份。
确认无误之后,才将他带到了朱慈烺身边。
一起带过来的,还有刚刚从他身上搜到的密匣。
朱慈烺刚接过锦衣卫递来的密匣,就听到那送信的锦衣卫颤抖的声音说道:
“太子殿下,臣.臣不辱使命,军报送到了。”
朱慈烺听到这话,也不着急打开匣子了,而是看向那锦衣卫道:
“一路辛苦,你们的功劳本宫记下了,先下去休息吧。”
那锦衣卫听到这话,赶忙说道:
“臣遵旨。”
紧接着,便有锦衣卫将他们几个人全部带了下去。
随即,朱慈烺便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密匣,从里面拿出了一封奏疏。
打开之后,目光快速地扫视着上面的内容。
大概浏览了一番之后,朱慈烺的脸上瞬间变得古怪起来,那神情中既有惊讶,又带着几分不屑。
因为说实话,他着实没有想到,李自成这个厚颜无耻的家伙居然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投降。
而且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加上这次,李自成已经是第七次投降了。
不得不说,李自成简直是把大明当成了可以随意愚弄的傻子啊!
虽然之前的锦衣卫并没有告诉朱慈烺这封信有没有被送到京城,但根据朱慈烺对于朝廷奏疏流程的了解,京城那边应该也收到了这样的一份奏疏。
毕竟孙传庭并不知道他之前造反的事情,所以哪怕之前他特意吩咐过只要是陕西的军报都要直接报给他,但在孙传庭心里,这件事情还是必须要汇报给朝廷和崇祯的。
在不知道内情的孙传庭看来,皇帝很明显是要比太子大的。
不过朱慈烺对此并不在意,因为按照他之前离开时的吩咐,不管是崇祯、还是内阁的那些大臣们,都不敢擅自对这种事情作出决断,最终还是要等待他的决断。
想到这里,朱慈烺再次看向手中的这封密信,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冷笑。
他其实心里大概清楚为什么李自成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投降。
无非是朝廷近几个月以来在陕西河南一带的布局,让李自成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李自成心里明白,自己如今面对的局势愈发严峻,所以便想出了这么一个拖延时间的法子。
而且不得不说,李自成这招确实够狠。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朝廷还真的没办法拒绝李自成的投降。
要是拒绝李自成的投降,那可就等于拒绝了其他那些本来就想要投降大明、以及那些被迫跟随李自成造反的百姓的生路。
到时候那些百姓必然会陷入绝望之中,说不定还会引发更大的动乱。
而且之前朝廷也已经下达了圣旨,只要农民军投降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