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的永历政权中,成为支撑起危局的核心支柱。
李定国作战时,骁勇之势无人能及,谋略更是过人一等。
他多次大败建奴,一度将南明濒临崩溃的颓败局势硬生生地扭转,也正因如此,他甚至被后人尊称为‘南明擎天一柱’。
而其最为辉煌的战绩,首推大败建奴定南王孔有德!
据说李定国巧用计策,将孔有德逼入绝境,孔有德走投无路之下,最终自焚而死。
紧接着,他又精心设下埋伏,成功斩杀建奴敬谨亲王尼堪,最终完成了‘两蹶名王,天下震动’,这一不朽功勋。
让天下人对他敬畏有加。
哪怕后来永历皇帝驾崩,局势愈发艰难,他依旧坚守自身气节,面对建奴的威逼利诱,绝不低头投降,堪称明末汉人最后的脊梁。
细究起来,李定国并非从一开始就真心想要造反。
他是亲眼目睹明朝腐朽不堪,已然无力回天,才愤而举起反旗跟随张献忠造反。
而当察觉到建奴即将在华夏大地肆虐,生灵涂炭之际,他又毫不犹豫地归降南明。
只可惜,最终未能成功力挽狂澜,拯救华夏于水火。
纵观其一生,满是悲壮。
另一位刘文秀,虽然在声名上不及李定国那般如雷贯耳,但同样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
他与李定国、孙可望、艾能奇一同,并称“大西四将军”。
在张献忠死后,他也选择归顺南明永历政权,获封蜀王。
在西南抗清的战场上他屡立战功,奋勇拼杀。
只是可惜后来孙可望叛变,致使局势急转直下,刘文秀虽心中忧愤交加,却无力回天,最终抱憾病逝。
总而言之,这两位都是明末时期难得的忠义之士。
唯一可惜的就是他们现在并不忠于大明,而是忠于与张献忠!
不多时,只见后方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随即两骑快马疾驰而来。
正是李定国与刘文秀。
只见这人年龄相仿,都在三十岁左右,不过李定国俊朗帅气、眉目之中自有一股英气,而刘文秀则是偏文弱了些,自带一股书生之气。
二人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张献忠面前,整齐利落地单膝跪地,抱拳说道:
“见过父亲!”
虽然他们只是张献忠的义子,但张献忠平日里就与他们父子相称,所以这样的称呼并无不妥之处。
与此同时,张献忠神情格外严肃,紧紧地盯着他们吩咐道:
“定国、文秀,你们听着,如今大军的粮草已经不多了,最多也就坚持十天左右,所以我们必须攻打信阳城获取粮草。”
“只是在这期间为了防止左良玉捣乱,所以本王决定派你们去阻拦左良玉!”
“你们即刻各自带领所部兵马出发,去探寻左良玉的踪迹,然后用尽一切办法将他拦住。”
“不过切不可与他正面交锋,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拖住他。”
“倘若实在拖不住,就设法将他引到别处去,总之绝对不能让他干扰到我们攻打信阳的计划。”
李定国和刘文秀听闻此言,不由自主地对视了一眼,彼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