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位将士赏赐了十两银子。
崇祯得知朱慈烺给将士们赏赐银子后,一时间心疼不已。
因为他觉得现在国家战事吃紧,正是用钱的时候,如此大手笔的赏赐实在是太过浪费。
但朱慈烺却只是笑了笑,并未多言。
因为他知道,打仗本就是烧钱的事情,这点赏赐与将士们在战场上的付出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而且,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些赏赐能够极大地鼓舞将士们的士气,让他们在战场上更加奋勇杀敌。
此次出征与之前两次不同,为了更好的鼓舞士气,激发将士们的斗志,举行了盛大的誓师大会。
誓师大会结束后,大军从正阳门出发。
而京城的百姓们也早已从大明日报上得知崇祯御驾亲征的时间,纷纷自发来到路边夹道欢送。
崇祯坐在龙辇之内,透过窗户看着周围热情的百姓,心中也是一阵激动。
就这样,大军正式向着辽东进发,一场决定大明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蒙古草原上。
原本静谧祥和的氛围,被一阵突如其来、而且富有节奏的震动瞬间打破。
极目远眺,只见远方尘土漫天,如汹涌的黑色浪潮一般遮天蔽日而来。
不多时,一支约有两万人的骑兵赫然出现!
正是多尔衮亲自率领着两万建奴骑兵,他们如同一股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向着草原深处席卷而来。
那密集的马蹄声,恰似密集的战鼓,重重地敲打着草原的每一寸肌肤,让人心惊胆战。
本来蒙古草原辽阔无边,再加上蒙古人有迁移的习惯,所以按理来说,多尔衮应该是找不到阿布奈的部族。
即便找到,那也得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然而,此时的多尔衮却如有神助,只在短短不到五天的时间里,便精准无误地锁定了阿布奈藏身的那处草原。
随后带着大军席卷而来。
这等惊人的速度,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仿佛多尔衮早已洞悉了草原上的每一处隐秘角落。
究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一来是这次出征,多尔衮没有带任何的后勤部队,全军仅仅携带了维持三天的粮草,便冲着蒙古草原而来。
一路上,他们如同凶狠残暴的恶狼,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只不过这次倒霉的不是汉人,而是蒙古人!
多尔衮这次采用了以战养战的方式,一路上大肆掠夺遇到的所有蒙古部落。用他们的物资供养自己的部队!
在多尔衮的眼中,蒙古人不过是砧板上毫无反抗之力的鱼肉,只能任其宰割!
即便他们已然灭掉了蒙古,却从始至终都未曾将蒙古人视作自己的同胞,仅仅将这片草原及其蒙古人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罢了。
只要有需要,随时都能来的掠夺一番!
因此,大大加快了多尔衮的行军速度!
再者,多尔衮的队伍中也有不少归降的蒙古人。
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背叛自己的族人,而且他们对阿布奈的行踪可谓了如指掌。
毕竟其他人不知道蒙古人会聚集在哪里,他们这些蒙古人还不知道吗?
在他们的指引下,多尔衮的大军犹如天助,很轻松的就找到了阿布奈目前所处的草原!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