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我,还是敌,都不会准许此城修筑完。所以与其占据,末将到认为不如将此处作为一场练兵之所,而于眼下,末将主张主力前出,救援我祖大寿总兵。”
赵率教言闭后,何可纲就站了出来。
说实在的,何可纲是看不起皇太极的,因为他觉得,你建奴既然有能力打进关内,为何就冲击不到京下?反倒是劫掠一番后,仓皇逃出了关外,而此情景更是于草寇无异!
可在这实际上,他却是对皇太极有所误判的,这不论是历史中,还是眼下这个时空,皇太极之所以在己巳大战中逃离,不是因为他打不过明军,而是他知道自己无法长期在关内立足。而这再加上,这个时空有张书缘等人的提前布置,他若是不跑,那恐怕就丢是不止是一条手臂了,更有可能会葬身在关内某地了。
“嗯。”
听到两位核心高层的言语,袁可立就满意的点了点头,目前看来,他们之间的利益争斗还没有影响到大局的稳定。
而他之所以选择任用祖大寿去修筑大凌河城,主要也是碍于他祖家在锦州的能量。
“大人,对于此战,下官也是如何大人一般。不过,对于交换训兵之论,下官不赞,一乃此城占据河流水源,二乃地处交通要道,故此,下官以为此城决不能放,反而还要大兴建设。”
见前面的两位都言语完了,丘禾嘉这个心高气傲之人也就挺身言语了。
“好!不愧是我大明肱骨之贤能良将。既然如此,那本官就命尔等全力视为,务必要将敌之目光给引到我大凌河城!”
见他们是如此意见统一,袁可立也没给他们泼冷水,反而是想借此去消耗一波他们的力量,然后再等关内的主力抵达后,完成前线的战略部署。
这袁可立的做法看似是有问题,但他这么做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这三支派系的力量都太过强大了,倘若出来阻挡,那肯定会被给扣上个弃城而走,害死总兵的罪名!
“大人不可如此啊!敌军士气强升,倘若我军主力全出遭遇伏击,那我锦宁防线必会大破啊!届时我等还如何向陛下,向朝廷交代?”
见袁可立站到了何可纲那边,赵率教这老帅就急忙的出言阻挡了。而他之所以如此,自然是不想让大军在大凌河城下重兵。
因为,那大凌河城是地处平原,又没有坚固堡垒,派遣主力大军过去,只会是死路一条!
所以,他眼下对大凌河城的根本看法是,能救则救,救不了就放弃。
“诶,赵将军,本官何时说过主力全出?本官说的是吸引目光。行了,军务紧急,你三人还是快赴其任吧。”
见赵率教是如此言语,袁可立便就点明了含义。
“这……”
瞧见袁可立是这副神态,赵率教就冷面捏了捏拳,然后就退出了大营赶往锦州督战了。
而丘禾嘉与何可纲二人,则是面无表情,转而也退出了大营去统兵备粮准备前出了。
这说实在的,不是袁可立不想告诉他们心底的战略,而他之所以不说,主要还是为了保密二字,毕竟事密则成的道理他还是很明白的。
……
就这样,三支精锐的轻骑很快就从锦州出发了。
可由于敌军早有埋伏,所以这三支轻骑旋即就被围歼了大半,只有寥寥三十几人是死里逃生的奔回了锦州。
而这大凌河之战的爆发,是比历史中晚了二十多天不假,但他皇太极却仍旧是延续了史中的策略。
这皇太极之所以如此抉择,主要还是考虑到了敌我兵力的差距。所以他便就想借着除掉大凌河城的空隙,去消耗一波关宁军,最好是能让其怒火攻心而上头,源源不断的往这个坑里加码。
的确,就他建奴的那些人口数量来说,他皇太极是没资格一口气吃掉宁锦防线的,只能是选择徐徐图之的耗血,使其不断的在城防上加码,进而引发明廷内部的动荡。
这在历史中,情况也大体如此,对于明朝的内部起义,他皇太极是兴奋不已,与关外更是如龙遨游,并时不时的跟你来一场会战,消耗你的兵员及粮饷。
……
随着那些骑兵的死里逃生,不多时,一张画有敌我分布的详细舆图就呈递在了袁可立的面前。
只见,在这张舆图上,建奴军队是呈一个品字形排列,将大凌河城团团的包围,而除此之外,还有斥候上报敌军正源源不断的派遣军旅试探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