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并没有颐指气使的宣读圣旨或口谕。
原来,在己巳大战后,朱由检便就见识到了白杆军的能耐,但碍于他手中的钱不多,所以便就在除了兵员补充上动了些手外,他就示意高时明在兵仗局内搞节流了,而被搞的对象正是来自于辽东的关宁军。
没错,这三千件明甲是辽军的主战装备之一,其造型为尖顶旗盔、带长裙甲的身甲、臂手、护项。而这铠甲的造价,仅人工费就需要一万六千两,平均到每件上也需要五两五钱的价格,这再算上铠甲的材料费,怎么着也是要八两左右的造价……
“这……”
听到皇帝给的这些东西,秦良玉顿时就被惊到了。
“将军?”
瞧见秦良玉是这啊这的,王承恩旋即就以为是她嫌少了。
“啊不不不,末将是觉得此物珍贵……”
“诶,这珍贵与否不是看价格,还是要看它用到什么事上不是?况且夫人一家劳苦功高,于我大明更是不可或缺之军。夫人还是快快收下吧。”
见她原来是惊骇后,王承恩就松了口气。
“娘收下吧,这是陛下的一片苦心。而且,有了这些东西,我军儿郎可以大大减少伤亡啊。”
就在秦良玉纠结的时候,她的儿子,也就是骠骑将军马祥麟就走了进来。
“是啊将军,还是快快收下吧。”
瞧见儿子和王承恩是一个劲的劝自己收下,秦良玉想了想便就站了起来。
“既然陛下如此着重我军,那臣便收之,还请公公回禀陛下,臣定率我大明铁骑一雪前耻!”
“好,既然如此,那咱家便回去复命了。”
“诶,公公且慢,陛下那边可定下了出兵日期?”
“出兵事宜还在筹备之中,不过请将军放心,若有消息咱家第一个向您禀报。”
“既然如此,那末将就谢过公公了。对了,我袁都师可还在京师否?昨日末将前去拜见,却告知督师不在。”
秦良玉虽然是很强,但她也的要考虑官场的问题,所以在面对皇帝的贴身大伴时就以面见上官之仪对待了。
“将军不巧,督师昨日散朝后就第一时间告退返辽了。”
“嗯…是该这样,是末将孟浪了。”
“诶,夫人之意,咱家懂得一些,夫人请放心,稍后咱家便回禀吾皇,让兵部差人将辽东局势及都师之思传递给您。”
“好,那末将就多谢公公了。”
的确,身为石柱宣慰使的秦良玉,虽然是极为受重视,但她却还远没有到可以直接翻阅兵部的各项文书资料的。
“好,既然无事了,那咱家就告辞了。”
“好,公公慢些。”
就这样,秦良玉母子便就送着王承恩出了府邸。
送走了王承恩后,秦良玉的脸色瞬时就变的严肃了起来。
“来呀,将前些年的舆图拿来,本将要用。”
“是!”
向着守卫吩咐了一声,秦良玉母子就走进了主堂。
“娘,看来这次是不报死战之心不行了啊。”
“是啊,来吧,帮为娘分析分析,若我大军抵至,该向何处发起进攻……”
就这样,这对母子俩便就商量了起来。
……
时间过得很快,等他母子商量完后,这时间就已经是抵近了傍晚。
这有了一些构想后,秦良玉母子也并未闲下来,而是带上这些构思就去五军都督府找张世泽研究了。
而此时的张世泽那是忙碌不已,一边在调集军队,一边又在核查军备。
幸好,这三大营是经过了李邦华的两年整改,虽然成效还不足以覆盖到全军,但至少也让三大营有了一搏之力。
没错,作为此次进攻三义关的大军之一,三大营是要起到至关重要的角色地位的,因为想要快速的召集军队,只有以三大营为骨干才有可能做到!
“都督,秦将军来访。”
“哦?快请!”
见举国闻名的女将来访了,张世泽也不敢托大,赶忙领着几位同僚就去接见了。
“末将秦良玉携我儿马祥麟拜见都督。”
“将军快起身。”
见到秦良玉后,张世泽并未像王承恩那样称呼其夫人。
没错,作为统合